從古至今,美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僅女人愛美,男人也愛美。
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男人們愛美成風,出現了很多美男子。
第一名:潘安 美貌指數:★★★★★
潘安,又稱潘岳,西晉文學家。
潘安身材修長、皮膚白皙,當之無愧為魏晉時期美男子之首。潘安上街,引得街上的人紛紛向他的車里扔水果表達愛慕和欣賞之情,經常是滿載而歸,有成語“擲果盈車”形容此事。
第二名:衛玠 美貌指數:★★★★
衛玠,西晉玄學家。
《晉書》上記載,他風彩出眾,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爭著圍觀。衛玠非常好學,加上他經常要沖出人們的圍觀,消耗了很多的體力與精力,身體還很羸弱,最后支撐不住病死了。這個美男子,最后竟是被人們“看死的”,所以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典故叫“看殺衛玠”。
第三名:嵇康 美貌指數:★★★
嵇康,三國時魏國的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
他所處年代正是魏晉之交,西晉的司馬氏大肆殺戮異己,統治黑暗,嵇康拒不與之合作,轉而寄情于山水和音樂。嵇康狂放懶散,十五天不洗臉,即便這樣,也不影響他的“顏值”,《世說新語》中形容他為“龍章鳳姿”。
第四名:獨孤信 美貌指數:★★
獨孤信,原名獨孤如愿,西魏、北周將領。
獨孤信儀表俊美,善于騎射,還經常打扮自己。某天,獨孤信外出打獵,返回時天色已晚,于是他快馬加鞭、風馳電掣,帽子無意中歪到了一邊,人們看到不禁贊嘆道“簡直是帥歪了”。第二天,滿城的人都學他歪戴帽子,模仿他的造型,“側帽風流”的典故就此流傳。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男眾多,他們大多愛修飾自己,留長胡須,甚至敷粉熏香。當時的男性追求女性化的陰柔美,很多人行為乖張、追求個性的解放。
這些和我們今天的“花美男”“小鮮肉”的流行現象是十分相似的,人們對他們的審美標準為長相精致、年齡偏小,會撒嬌賣萌,更傾向于女性化的特質。
“小鮮肉”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發端于日韓,在我國發展極快。這一稱呼完全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對男色的欣賞和消費,它的出現是有著多方面的因素的。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高,相應地,女性要有自己的話語權,她們以往被男性挑選、被欣賞的地位開始逆轉;網絡的發達使得這種文化傳播極快,商業化的包裝使得“鮮肉們”得以批量生產。
反觀魏晉時代,當時為何盛行“美男”呢?那時,社會動蕩不安、玄學興起,西晉統治腐敗黑暗,有識之士無法實現政治理想,轉而追求個性的解放和才藝。
魏晉時的美男們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今天的鮮肉們也備受人們的爭議。很多人對以肉喻人的稱呼表現了不齒,質疑“鮮肉”們的品質和內涵,批判他們靠臉吃飯的不端正態度。
人們不是完全排斥美男,而是希望“美男”不只是美,美的外表下更要有靈魂。
魏晉時的嵇康等人身處那個時代有著很多的不得已,放浪的行為是對污濁世界的抗爭,美麗儀容下暗藏著對世事的擔憂與思慮。
那么,今天的男性無論美丑,難道就能忘了本應具有的優秀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嗎?無論古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高尚的靈魂才萬里挑一!
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平臺,關注我們,更多精彩知識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