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真以點畫為形質,-----------”
, ]5 P( E6 I$ J# E這段話的全文是:“真以點畫為形質,以使 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以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是摘自孫過庭《書譜》的一段話。我們都知道孫氏的《書譜》不單是草書經典,同時也是一篇書學論著的經典。然而引起人們觀注的,更多的還只是它的草書成就。至于其書學價值,相較之下,人們的觀注、發掘就遠遠不夠了。即如這段話,可以說是《書譜》中經典 語段,但是這段話究竟說的是什么?給我們揭示了什么?還沒有研究文章問世。事實上這短短的二句話中,蘊含著一直令我們書法理論界困惑的,如何區別寫字和書法,實用和藝術的重大的書學基本問題。然而卻無人理論,這不能不是我們書法界的一重大損失。7 D) b; @! ]1 a6 n: p
這段話確深奧難懂,是因為其中涉及多項書學基本理論,及數個層次的邏輯關系。而“使轉”是這句話的癥結。癥結不開,義理難明,所以我們先從“使轉”說起。
0 l! T. u- F. |& O3 L7 [' a說到使轉,一般都會理解為圓轉的用筆,其實大錯了。使轉是轉換鋒面的技法。用筆還要轉換鋒面?是的,而且極其頻繁,雖一點一畫之內也要數次轉換鋒面。這恐怕是我們絕大多數人所不能相信,更不能接受的說法。但這是鐵錚錚的事實,驗之古名家,蓋莫不如是。那么書家們為何要如此頻繁地變換鋒面呢?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這又不能不說說筆勢。
2 I% ~8 _& A' R5 m簡單地說,筆勢就是筆鋒的體勢,也就筆鋒運行姿態。筆勢的要素要二:自身的軸向,體面的朝向。由現代物理學原理可知,物體的運行路線是與物體的體勢有關。體勢決定運行路線。反過來,運行路線也要求物體有相應的運行體勢 。筆鋒的運行當然也要尊守這個客觀規律。筆鋒在書寫過程中的運行方向是不停地改變的。那么也就要求筆鋒的體勢 不停地做相應變換。這是客觀規律的要求。怎么調整筆勢呢?第一調整筆鋒的軸向,使這與運行方向一至;第二調整鋒面的朝向,根據“以錐劃沙”的提示,總要以正對著運行方向的那個錐面著紙,這時的筆勢 ,就與筆鋒的運行路線相符合了。這種筆勢與運行路線相符合的情形被稱為“得勢”,否則為“悖勢”。點畫的書寫用筆不知得勢,只是一塊墨跡。用得勢之筆寫出,情形大不一樣:點畫變得有血有肉,形象豐滿而生動,因而才有了可供欣賞的情趣。這就是書家為什么不避其繁地轉換鋒面。,——為了追求得勢。我們的先人自從發現筆勢的應用,便把機械的寫字活動升華為書寫藝術。從此中華民族有了書法。
& N; c' O6 o% J2 F% Z正因為筆勢于書法的關系如此之重大。所以自從書學產生伊始,人們就對筆勢給以正視。漢代蔡邕的《九勢》,是我們所見的最早系統地闡述用筆法則的書學著作。其中說“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就是把依勢行筆做為首要書寫法則明確下來的。
' t0 O# x$ R7 `& y& k$ s1 k/ w O回過頭來我們再說使轉。前邊我們說了,使轉是轉換鋒面的技術,談過了筆勢的原理,使轉的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但是使轉于書法的意義遠不止于此。筆鋒的使轉運動是個復雜的運動。是由水平運動、豎直運動、及繞自身軸線運動的合成運動。成熟的書家通過變化這三個運動分量折配比,便可隨心所欲地取得或方或圓,或外方內圓、內方外圓,亦方亦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的極俱審美情趣的使轉效果。至于用于行草中點畫間折撻的承接,牽絲的映帶,其妙更是沒有窮盡。如果說用筆得勢是書法藝術的生命,那么使轉就是書法藝術的靈魂。可嘆的是我們今天的書家能有幾人識得其中味。- T3 h u7 d' C, S* o
“使轉”既明,我們話歸正題。我們摘錄的孫氏的這段話,其實是二句話,孫氏是拆為四句說的。為了便于解讀,我們做一下復原,就是樣:“真以點畫為形質,以使轉為性情,真虧點畫猶可記文;草以點畫為性情,以使 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以點畫為形質,以使轉為性情”一句好理解,是說真書以點畫為結構,以使轉效果(或技巧)為情趣的書法藝術。問題在下半句,真書缺失點畫怎還可能是文 字呢?(文,漢-許慎:依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溢謂之字。)其實孫氏的意思是說:真書是書法,是藝術 ,不是用來表記楷體文字的書寫。真書的點畫沒有使轉就算不得真書的形質,故謂“虧點畫”。“真虧點畫”但墨跡猶在,還不失為記言的楷字。故曰“猶可記文”。這句話所以這樣說,是以真書不等于楷字為前題 的。下一句,草書怎么會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呢?孫氏認為,草書之所以為草書,基本上是為了表現使轉,故曰“草以使 轉為形質”;而草書的使 轉效果,完全表現為點畫的造形,情趣當然也就表現在點畫的造形上。故曰“以點畫為性情”。“草乖使轉不能成字”句:乖使轉就是無使轉,無轉就是無形質。做為書法藝術的草書,連形質都 沒有,還算是藝術嗎!“不能成字”是說人們只用草體字進行書法創作,從來不用草字記言。如果草書沒有使轉,不僅沒有藝術價值,就連記言的用處都沒有。故曰不能成字。言外之意:不知使轉的草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團亂線。! b' y* f- J/ R! `
什么是書法,什么是寫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藝術?孫氏在這里為我們表述得再清楚不過了。網上有人那么尊崇《書譜》,那么熱衷于《書譜》的研究與學習,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末見對書譜有一點真正的理解。還要以學者自居,公然招搖。我們的學風如此,還能指望我們這個時代出現大家么?悲哉!( _1 {# c( \ O8 N w
$ i9 [( b3 y, @8 Y7 j
]' X4 E% U. X# w9 M8 `
8 j' O8 @( i3 d( K1 ^
2008-9-7-掘人于尋覓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