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最完善也是最復雜的關節,是人體關節中負重最多運動量最大的關節,創傷、勞損及其他并病變最多,居全身關節病變之首位。膝關節最常見的病變還有滑膜炎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近年來研究發現膝骨性關節炎的早期到晚期都伴隨著滑膜炎的發生與發展,并指出滑膜炎可能是骨關節炎的原發性表現。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他們。
近年來研究發現膝骨性關節炎的早期到晚期都伴隨著滑膜炎的發生與發展,并指出滑膜炎可能是骨關節炎的原發性表現。
關節腔內的所有結構,除關節軟骨、半月軟骨板以外,即便是通過關節腔的肌腱、韌帶等均全部為滑膜所包裹。
滑膜的主要作用是合成一系列促進因子,這些促進因子不僅能夠保護關節軟骨,還對炎癥細胞的吞噬起促進作用;另外它還能分泌關節滑液,可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潤滑,避免關節中骨與骨的摩擦與直接碰撞,還可以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為關節內的其他軟組織提供營養。
當關節中滑膜受到機械、生物、化學等刺激,引起滑膜組織充血、水腫、血管通透性增高,滑液過度分泌,吸收減少,從而導致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這就是所謂的滑膜炎。
其以膝關節腫脹、疼痛、積液為主要癥狀的非感染性炎癥,分急性創傷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和退行性滑膜炎。
多因體虛風寒濕邪阻絡或勞損、跌打損傷所致,病機以濕、瘀、虛為特點,其中濕邪是關鍵,濕屬陰寒,聚而生痰,痰瘀互結,致病程纏綿難愈。
除了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致殘疾病,骨關節炎多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骨關節炎多好發于人體的承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頸腰椎,而腕關節及踝關節較少受累,其中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骨性關節病、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病或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等,是指膝關節關節面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及結構破壞,同時伴有軟骨骨質增生、軟骨剝脫,進而關節逐漸損壞、畸形,最終發生膝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的一種退行性疾病。
中醫認為,血瘀所致的骨組織內微循環障礙、骨內壓增高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