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六小 張小英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小英,是孩子們的數學老師,也是這個學期新接手的。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交流孩子的教育。
現在就半學期以來的數學情況,向各位家長做個匯報:
一、期中考試情況
三(1)班參考人數是50人,總分是4467分,平均分是89.34分,及格人數是48人,及格率是96%,優秀人數是31人,優秀率是62%,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49分。 90分以上有31人,其中100分有6人(分別是游玄弘,陳蕭然,謝鈺格,桂寶來,潘虹宇,張賜紅)80幾分有12人,70幾分有5人,60分以下的有2人。
我跟這些孩子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平時注重掌握學生的思想、情緒、學習動態,特別是通過這次期中考試,對學生個性特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次期中考試試卷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題目和難度都是適中,以基礎題為主,絕大多數學生都達到了教學的要求,大部分同學較開學時有明顯的進步。進步比較大的同學有:劉楠、彭丹菲、胡江巖,占樂巖,潘虹宇,劉詩琪,張賜紅等。
三(一)班的孩子整體成績還是不錯的,都很聰明,活躍.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大多數學生上課能夠專心聽講,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并且能積極舉手發言,比如:有黎文豪、謝鈺格、張雨甜、趙振宇、張美子、游玄弘、潘虹宇、吳藝福、童欣雨、陳蕭然、劉子超,張紫萌,占欣,彭心雨等同學。
但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情況也比較明顯,有一小部分學生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說話,愛做小動作,經常要老師提醒.老師講的東西不容易聽進去,課后的作業又不認真,書寫潦草,特別是家長又不重視,不聞不問,還有幾個學生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這樣就造成課堂上的知識聽的一知半解,課后也得不到鞏固,所以成績一直上不去。
二.幾點建議
很多家長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師的身上,認為孩子只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一個人的成長和知識積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師,但更離不開家庭,家是人最初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而老師在教室里集體授課關注更多的是知識、是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努力關注個體、個別學生的發展情況,但畢竟是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中父母教育一個孩子這種天然的優勢是無法相比的。所以請各位家長配合我作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家庭作業的輔導與督促
在平時檢查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在完成作業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現象。
現象一:有些學生完成作業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做了一會兒作業又去做別的事情了,弄到后來作業還沒有做完卻以為做完了,等到老師指出才“恍然大悟”。
現象二:有些學生完成作業時,對家長的依賴性很強,遇到問題,不肯動腦筋,只等著家長來告訴他,做作業變成了聽寫作業,還有的學生做完作業就把本子、練習冊往家長面前一推,還理所當然的說到:“檢查吧?!焙孟襁@是家長的事情,而非自己的事情
現象三:有些學生做作業時不夠專心,不夠投入,總是要邊做邊玩,什么東西到了他那兒都會變成玩具,以致作業的時間太長,速度太慢,思考數學問題也是斷斷續續,作業的質量也肯定高不了。
現象四: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有些學生不肯打草稿,有些學生即使打草稿也沒有固定的草稿本,習慣于在書上、練習冊上、作業本上打草稿,影響了計算的正確率。
現象五:有小部分同學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這幾個同學的名字我就不在這里點名了,如有疑問的會后可以再交流.
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該如何促使學生養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呢?我希望得到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
1,數學每天都有家庭作業,請家長每天對著你孩子記的作業或是校迅通發過來的作業一項一項檢查一遍,不要簡單的問:作業寫好了嗎?有些偷懶的孩子就會回答:我寫好了.而實際上可能一個字都沒動,光問是不能解決問題.
2、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在孩子面前大聲地談話,要注意排除干擾孩子學習的因素,不要邊聽音樂邊寫作業,不要邊看電視邊做作業,不要邊玩玩具邊做作業,不要邊吃東西邊做作業。如果在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能看看書,寫點東西,學生就能耳濡目染。
3、要控制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孩子回到家后,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當天要完成的作業內容和要求,各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作業速度給定一個作業時間。家長們可以在學生前面放一只手表或一個鬧鐘,讓孩子自己把握好時間,或者家長也可以到時間后親自檢查一下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相信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的作業速度就能上去了。
4、要養成認真書寫,作業清楚的習慣。對于數學作業,我們有明確的格式、要求,比如:應用題有單位要寫單位,答要答完整,畫圖題要用鉛筆和直尺畫圖,不要隨手畫等等.家長應配合老師,督促學生認真書寫,要使用固定的草稿本,只有孩子專心了、投入了,書寫才會端正,作業的質量才會提高。如果孩子寫得不好,家長也應亮出你的態度,要求他重寫,使孩子意識到不止老師在關注他,自己的父母也在關注他。
5、督促孩子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三年級的孩子應該自己獨立地檢查,要學會一些檢驗的方法。家長們也十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可以采用定期檢查或者隨機抽查的方式,檢查的時候不要直接告訴孩子錯在哪里,要怎么做?而是提醒孩子有幾道錯題,叫他自己找出來,再給孩子一個思考的時間,給他一個自我發現的機會,實在想不出,家長再作一些適當的引導。
6、督促學生養成及時整理書包、帶齊學習工具的習慣。當孩子完成作業以后,家長應提醒孩子馬上整理好桌面上的學習用品,以免第二天早上手忙腳亂,匆忙之中就丟三落四了。在整理書包的時候,還應提醒孩子看一看明天要檢查的家作本有沒有記得放進書包,及時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工具,以保證課堂的學習效率。我們這個班丟三落四的情況很明顯,發下去的試卷第二天想收齊很難,不是說忘了帶就說是丟了。
7、為了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增加一些口算練習和筆算練習,(因為這學期計算是我們的重點)量不要太多,但要要求孩子盡量做對,先做對再提高計算速度。
( 二)、多與孩子交流
有些家長總以自己忙找借口,對于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10分鐘,還是可以的。如在飯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情況,問一問最近學習的內容等等??沼鄷r間給他出上幾道數學題,甚至和他們一起讀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 三)、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而孩子的成長過程,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實,如果父母能夠看到孩子的優點,表揚并鼓勵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所以作為家長要 “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讓孩子在欣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
單元考試考完之后,少責罵,多鼓勵。要幫孩子分析錯題的原因。如果責罵得多,鼓勵的少,會讓孩子厭學,或養成撒謊的壞習慣。
(四)、加強與老師的聯系。
孩子要健康成長,光靠學校教育肯定是不夠的,學校與家庭結合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家長們抽空可以來學校,也可以打電話問問孩子的情況,或反映一下在家里的情況,以便我們針對你的孩子的特點展開教育。我們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做的比較好的家長是(童欣雨的家長,葉馭邦的家長,劉蕾的家長).
以上是我所談的一些建議,有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