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前沿的技術領域,人工智能成了當下最熱門的學科。
李開復老師曾經說過,國內人工智能發展最缺的就是人才。這也難怪讓吳恩達的離職成了科技圈內最熱門的新聞。
現在國內創業公司,幾乎每一個都必談人工智能。不投人工智能的投資機構都不好意思開股東會議。百度更是國內人工智能熱潮的始作俑者。作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翹楚——百度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在人工智能備受矚目的節骨眼上離職,自然成了人們討論和猜測的焦點。
一位從人工智能領域轉行出去,現在又想轉回來的朋友,告訴創頭條(Ctoutiao.com)小編,雖然人工智能領域現在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是對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來說,現在是入行最好的時機。他回憶起07年自己剛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沒人懂人工智能。“要不就認為你是做搜索的,要不然就覺得你科幻小說看多了。”
這也是他當年,咬牙放棄人工智能的原因。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這么熱,如果有創業者想涉足人工智能領域,應該怎么做呢?關于這個問題,小編跟他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整理如下,希望對想要涉足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者有所裨益。
1、首先,要對行業進行宏觀的把控。
如果入局人工智能,搞清楚人工智能的行業分類很重要。
從底層技術來說,有算法、語義識別、圖像分析等等類別。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方向,入局人工智能,只有對這些方向,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尋找應用場景。
而場景應用就變得紛繁多樣,比如最熱門的智能出行,百度谷歌甚至蘋果都在自動駕駛方面投下重注。還有智能硬件,這里所指的智能硬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智能穿戴設備,而是能夠搭載神經網絡系統和各種精確傳感器的交互硬件,比如機器人等等。還有大型智能化的數控生產設備等等,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目前可見的應用場景。
一個入局的人,要從最基本的行業學習開始。
先把分類弄清楚,然后搞一個行業圖譜,并且能弄清楚它的上下游,這樣有助于你對行業的了解,也有助你進入行業交流也非常迅速并且暢通無阻。
然后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行業報告,閱讀報告是最快了解行業的方式。
2、其次,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
人工智能分為三個層次,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
此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大數據,機器學習,大致上都屬于計算智能的范疇。計算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基礎,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都要依賴于大量的計算和數據積累。比如打敗人類圍棋高手的Alpha go,就是計算智能的代表。
然后下一階段的感知智能則要依賴傳感器技術。傳感器技術是外界隨機變量的輸入端,要實現設備對于環境變量的反饋,收集變量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像是IPhone就打造了很多敏銳的傳感器,甚至有人斷言,蘋果將是人工智能在下一個階段的贏家。
最后就是人工智能的最終形態,認知智能。這需要結合以上兩個層次的內容,既要包括算法,又要包括信息的輸入設備。現在各大巨頭都全力布局的智能駕駛,其實現就是一個認知智能起作用的過程。通過深度學習和環境變量探測,從而實現應對所有問題的能力,就是認知智能的體現。
3、最后是硬實力,掌握有關基礎學科。
搭建起了學習人工智能的邏輯架構,需要掌握的就是基礎學科的知識,這才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工智能人才的核心。
計算機——AI分科劃到的CS里,計算機基礎是必須的,掌握C.LABVIEW.MATLAB.以及相關編程語言,學習數據結構、算法是入門級要求。
語言學——自然語言處理需要相關知識,說話都聽不懂,那就不叫AI了。
神經科學——AI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是模擬人腦,了解人的思維機制很關鍵。
心理學和哲學——什么是智能,人如何認知,如何學習。這些問題都有心理學和哲學去回答。
控制論——控制AI和機械的理論,這是將人工智能以機器行為輸出的保障。
材料科學——硬件必備。
除此之外,高數、線代、離散數學、概率論等相關數學基礎,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英語,數電和模電也要學。只有掌握了這些,才有可以去規劃自己發展的方向,去尋找那個自己可以切入的應用場景。
當然,這只是涉足人工智能領域創業者最基本的準備,達到吳恩達教授的高度,需要的是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人工智能已經成了未來科技發展最關鍵的領域,順應趨勢,才是創業成功的最大保證。
本文首發創頭條(Ctoutiao.com),作者:魏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