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閨蜜在群里說:“我家那個小公主又鬧脾氣啦,心好累,怎么哄都哄不好。”有人說:“我看啊,都是你們做父母的慣的。你讓她鬧,別理她,她自己就會好。”好多家長對孩子發脾氣束手無策,有些覺得是孩子不懂事的表現,真的是這樣嗎?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大人都難免有情緒,更何況小孩子。我們之所以頭疼,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6歲以下的孩子,理性思維還處在發展階段,不具備像大人一樣的自控力,當情緒的火山爆發時,本能就會通過大喊大鬧去解決;3歲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自我意識也包含了自我情緒的體驗,當他覺得自我受到威脅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鬧脾氣;
個體心理學認為:“所有的人,其行為都是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有時候發脾氣,或許只是尋求家長的注意或肯定。記得有一次兒子發脾氣,就是因為我一直想工作的事情,沒有注意他和我的互動,結果他一整天悶悶不樂,還發脾氣不吃飯呢;
在應對孩子脾氣的時候,往往推波助瀾的,是采取不當方式的家長。有情緒了就需要宣泄、疏導,一旦家長采取冷漠或是粗暴的態度,就會起到反作用。
兒童心理學博士侯瑞鶴在書中說:“接納,是對孩子最好的管教。”接納孩子的脾氣,理解孩子的需求,是成熟型父母的必修課。不被接納的孩子是可憐的。有一次,在小區公園看到一個小男孩,和媽媽鬧脾氣,原來是孩子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媽媽覺得時間夠了,不允許他繼續玩。小男孩先是撒嬌,然后開始較勁和媽媽對抗。面對孩子的情緒,媽媽忍不住吼道:“我數123,立刻回家,再不回去永遠別回來了!”小男孩被嚇到了,只好哭著跟媽媽回去了。
孩子天性愛玩,面對孩子的需求,千萬不能采取“如果……就……”這樣威脅式的回應,也不要用“我數123”這樣的句式,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在一個綜藝節目中,胡可的做法很值得借鑒。本來是明星媽媽們帶著孩子一起吃飯,小魚兒卻心心念念要媽媽幫他拼裝玩具,聽到媽媽的反對后,小魚兒瞪起眼睛發起了脾氣。這時,胡可溫柔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后,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這一句“我知道”,包含著媽媽對孩子的接納和理解,也是讓孩子平復情緒的基礎。當孩子發脾氣時,最好的辦法是讓他放松下來。對于小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擁抱安撫、給食物等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對于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用一些辦法進行刻意訓練,比如:事實上,只要家長保持真誠、不敷衍的態度,這樣的策略十有八九都是奏效的。理性思維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在孩子平靜下來之后,引導孩子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卻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做到的。有一次,兒子做好了一個手工,非常想跟我展示,但是我卻在廚房,沒有及時回應他,沒想到小家伙鬧脾氣了,竟把手工給摔壞了。知道這件事后,我首先擁抱了他,擦掉了他的眼淚,然后說:“我知道媽媽沒有聽見你說話,你很生氣,媽媽跟你說對不起。”看他稍好了些,我接著說:“但是寶寶花了這么多功夫做了手工,摔壞了不是很可惜嗎?”我再說:“媽媽可能是在做飯,沒有聽到你講話,下次你是不是可以多跟我說幾次,或者等媽媽忙完了再給我看呢?”兒子情緒已經好很多了,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思。我繼續說:“現在你也承認,摔東西不對了吧?現在去把它修起來,需要媽媽幫助我隨時出手,好不好?”兒子小聲說:“好,媽媽,我錯了。我自己就能修好,你看我的吧。”我說:“媽媽相信你可以的,還等著看小發明家的手藝呢。”經過安撫后的平靜和提問的反思,再加上最后的鼓勵,兒子不僅心情變好了,控制住了脾氣,還懂得要怎么去補救問題了。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當我們自身負面情緒爆表,或是沖別人發火的時候,孩子會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那么孩子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復刻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你想要擁有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首先就要向孩子展示最好的自己:就像在一個節目中,何潔白天忍不住和兒子七寶發火了,但幸運的是,她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并在晚上睡前聊天的環節,和兒子好好交流,并表達了她對兒子的愛。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面對孩子的脾氣,誰都會緊張,也會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及時糾正還來得及。孩子的內心比大人包容得多,你以真誠待他,他就會在我們的期待下變得更好。此外,要是實在自己搞不定,也可以請求另一半的調解和幫助,養育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孩子和媽媽鬧脾氣,完全可以讓爸爸出頭溝通。好的家庭,是遇事一起解決。順應孩子愛玩的天性,我們可以采取“游戲式”的形式去幫孩子管理情緒。“你的內心力量終究比孩子的大,你的肩膀比孩子的強壯,你需要為他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何為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我想,就是在孩子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幫他養成一個陽光、平和的心理狀態,讓他不逃避情緒、不被脾氣左右,成長為一個內心強大、懂得理性思考的人。孩子發脾氣不用慌,這正是你幫孩子養成健全性格的大好機會,有同樣困擾的媽媽們,趕緊試試吧!— END —
專為3-6歲孩子打造
活動價9.9元5節
5節啟蒙課+7天名師輔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