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正是北京2021年中考出分后考生填報志愿最吃勁的時候。
很多家庭也為此犯難,到底志愿應該怎么填,才能給孩子更靠譜的高中教育。
就在這個關鍵階段北京四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異動”,極不尋常。
大家都知道,每年中考后,北京各區各高中校都是被動地等待考生按照前一年大致的報考位次填報中考志愿,幾乎還沒有聽說有哪所中學主動出擊,高頻次、強力度、大范圍招攬生源的(各校發布招生簡章的相關宣傳除外)。
北京四中2021年卻讓人眼前一亮,創了近幾年北京的先河。
北京四中長期以來高考成績(全校均分)在北京市一直都處于頭部的頂尖狀態,從已經難得了解到的2021年高考情況看,似乎依然如故。
北京四中每年中考后是完全不用發愁會有大量優質生源來主動投奔的,而2021年北京四中卻出人意料地主動出擊了。做了北京無論是傳統意義上的普通高中、區重點高中還是市重點高中校幾乎都沒做的事情——求“生”若渴,頻放大招兒。
在北京中考成績發布前,北京四中就通過相關媒體、官微等多次向全市發布進入四中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項、捷徑、學校主要特色、培養模式、與新高考對接的舉措等等,還搞了北京四中專場的現場直播中招咨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四中把全區所有初中校點名進行了切分,分成了若干組,以便更好對應每所初中校學生、家長咨詢、了解情況,各個小組都公布了四中相關負責老師和手機號碼。
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每年中考前,各學校即將畢業、成績優異的初中生很多都會得到本校的“簽約”或類似簽約似的極大挽留,這些被挽留的學生是不是更適合本校還是有更好的發展平臺,家長在高興之余也是很迷茫的。2020年北京新高考“3+3”模式首年后,北京考生報考大學出現了很多新動向,其中對專業的重視程度明顯上升,都希望自己能走出自己適合的“特色”升學之路,從而更有利于自己今后的發展。
如果北京每所高中校都能像北京四中這樣調低自己的姿態,在學生填報中考志愿前把自己的主要特色特點、優勢、培養模式、報考關鍵問題等不斷主動、頻繁、細化、認真、高效地告訴考生和家長,就會有更多的學生進入到更適合的高中校,這對對接大學各類招生都將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也會減輕家長不少新的焦慮。
四中作為北京傳統老牌頭部頂尖名校都能做得到,聞風認為其他高中校也沒有什么做不到的。從這幾天家長集中向聞風咨詢的中考問題來看,以上這些內容正是家長最想迫切了解的!
從2021年新中考首年開始,中考成績出來后,任何一個學生只要想上普高,主要通過三種途徑:校額到校、統招進入各高中校國內高考班、統招進入公立高中國際班。這就會形成各類生源的分流,因此各高中校在新形勢下怎樣招到高質量的目標生源,就需要學校提前主動出擊,這樣做得越好學生、學校就越雙受益,可謂功德無量。
說到這里,回答一下讓家長十分“舉棋不定”的疑難問題。
大量家長問聞風:孩子的分數能夠得上本區的某某市重點中學普通班,也夠得上本區某某區重點中學的實驗班,到底應該去哪個?
首先,無論是通過統招還是校額到校考入市重點中學的學生,在入校分班考試中都有平等資格和機會考入相應實驗班,一視同仁,網傳校額到校學生不能進實驗班、不能考實驗班那早是老黃歷了;
第二、因新高考是“3+3”,無論哪個“3”都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從而與高考成績緊緊關聯,爭取兩個“3”都能獲得更優師資為重要考量;
第三,從強基計劃、中學“直升”知名大學(比如101中學)、國內、國際著名大學通路機會、校內高考班轉換國際班等等,任何市重點中學都占明顯優勢(相關市重點中學越知名優勢就越大);
第四,市重點中學“高精尖”學生更集中,取得的成果也更多,學生擴展平臺空間也越大,在某種程度上學校對學生的更優選擇更持開放態度。比如,2021年高考,據多方印證的情況,北師大實驗中學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伸出橄欖枝后,截至目前至少已有20名考生放棄了清北錄取;
第五,無論是市重點中學還是區重點或是普通高中校,對那些有明顯傳統特色比如北京57中;對那些低調、學生總能低進高出、辦學絲毫不含糊,成績年年節節攀升的學校,比如匯文中學(2021年高考低進高出相當明顯,成績極其亮眼更養眼)等學校,家長都應當重點關注;
第六,抽絲剝繭,了解學校最真實的一面。大家可能經常看到,比如有的高中校在宣傳中可能會說:我們學校能大幅提升學生高考成績,加工能力超強,有的學生當年中考排名5000,高考成績提高到了全區4000……實際情況卻是當年中考實考人數是8000,而高考時實考考生只有6000,真實的結果是不僅沒進步反而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