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緣起2016年11月22日寫的《漲姿勢!火車頭大全》,想梳理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火車頭,但知識受限,遺漏甚多,多虧讀者在評論中予以補充糾正。經過多次補充,2021年1月27日推出中國火車圖鑒大全5.0版 (點擊藍色字體可閱讀)。
此時,篇幅已太龐大,文章打開已很慢,即便如此,仍有無數型號遺漏。于是想到推出系列版本,目的是把內容盡可能地做全面,本文作為第一篇,供大家檢驗,大家來挑錯,看是否還有遺漏,如果可以,那就以此為標桿,后面篇章按照這個標準來完善。
下面就先開個頭吧。從蒸汽機車開始。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于網絡,部分來自于中國中車資料圖,部分來自于《關內外鐵路》一書,在此對感謝圖片原作者精致崇高的敬意。
龍號蒸汽機車
傳說中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1881年誕生于開灤煤礦的胥各莊修車廠。大陸學者傾向于認為該車就是龍號機車,包括開灤煤礦博物館內收藏的龍號機車模型,也是該款。 不過這張圖片是不是龍號機車,學者有爭議, 比如原中車唐山公司總工程師就認為上面這張圖片不是,理由是當時造不出這么這么好的車輛來,他認為真正的龍號機車是下面這輛。
但是,據見聞君考證,上面這張圖片不是龍號機車。因為,在英國人寫的《關內外鐵路》一書,他從英國訪問找到照片的原始出處,這張照片是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把義和團破壞的鐵路臨時修理使用的臨時機車。
龍號機車就應該是前面提到的那輛。為什么?因為《關內外鐵路》放到了龍號機車的制造者金達先生退休時候,公司送給他的龍號機車模型。長得下面這個樣子。我們一看就知道龍號機車是什么樣子了。 龍號機車制造者為金達,金達最初命名為“中國火箭號”,但是中國工人更喜歡將這個噴火的家伙叫龍號,后來金達索性在車的兩側弄上了兩條龍。根據歷史的記載,見聞君判斷,這個圖片就是龍號機車。
2號與3號機車
0號蒸汽機車
國內很多人認為0號機車是中國最早的進口機車。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收藏在北京的那臺機車很有可能是由布萊克·霍桑蒸汽機車公司(Black,Hawthorn & Co.)于1888年制造的重達8噸(制造編號為869)的機車遺留部分。但具體是否如此,學界是有爭議的。
4號機車
5號蒸汽機車
11號蒸汽機車
11號4-4-0型機車。該機車是于1888年由蘇格蘭格拉斯哥杜布斯(Dubs)制造的四臺相同的機車中的第一臺。1888年10月9日,該機車用于牽引李鴻章一行人的鐵路視察專用列車。
這張圖片非常有名,醇親王奕譞、李鴻章都在車上。牽引著正是11號機車。
17號蒸汽機車
20號蒸汽機車
20號機車停靠在唐山站。
24號蒸汽機車
45號蒸汽機車
跟龍號機車并列在一起的45號鮑德溫機車。
盧漢鐵路蒸汽機車
77號蒸汽機車
1900年于蘇格蘭杜布斯進口、在唐山制造廠架設的77號2-6-0型機車。
67號蒸汽機車
MG1型蒸汽機車
1908年—1909年之間,唐山公司組裝生產的MG1型蒸汽機車。
MG3型蒸汽機車
1903年中車唐山公司仿制出MG3型蒸汽機車,被稱為中國自制機車之最老者。該車軸式為1-3-0,機車重量42.96噸,煤水車重量為32.86噸,是中國最早帶煤水車的蒸汽機車。
唐山公司早期組裝的一些蒸汽機車
MG4型蒸汽機車
石家莊廠生產正太鐵路窄軌機車
TH3型蒸汽機車(唐山)
聯盟型(KF1)蒸汽機車
1933年,國民政府鐵道部路政司技正應尚才主持設計“聯盟”型蒸汽機車,由于中國關內各廠沒有生產這種機車的能力,1934年,委托英國沃爾岡工廠生產, 1936年生產出24臺機車。
SL5型蒸汽機車
SL5型窄軌蒸汽機車由日本設計,中國大連沙河口工廠于1927年開始柱組裝生產,共生產20臺,構造速度100公里,1990年報廢。如下面的SL3型、SL6型、SL7型等蒸汽機車。
圖為SL3型。
上圖為SL6型。
上圖SL7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亞細亞號了。
這輛車是日本人生產的,第一臺車由川崎重工在日本生產,后續車型由川崎重工在大連成立工廠并組裝,也就是現在中車大連公司,用于超特急亞細亞號運營,算是日本新干線的鼻祖。日本人原稱為“太平洋7號”,新中國成立收回后還能繼續使用,改名為“勝利7號”。現存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1918年大連廠設計制造出密卡杜1型蒸汽機車,標志著東北的機車車輛技術進入了獨立設計制造階段。東北設計制造的密卡杜1、密卡杜2型及太平洋5型等蒸汽機車是當時中國制造的最先進的機車。
1927—1945年間,以東北地區大連廠為代表的中國蒸汽機車制造業已非常發達。一躍成為中國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設計、制造機車基地,設計制造的部分機車達到了世界水平。
890號SL12型蒸汽機車
890號SL12型蒸汽機車,本制造的一種客運機車,曾是中國東北、華北地區使用的主要客運機車之一。
SL17型蒸汽機車
沙河口工廠組裝。
沙河口工廠組裝的其它蒸汽機車
PL12型蒸汽機車
1930年唐山廠組裝的PL12型蒸汽機車。
米卡衣型蒸汽機車
1938年-1944年唐山公司組裝生產的。
太平洋型蒸汽機車
1938年-1944年唐山公司組裝生產的。
華東號蒸汽機車
1949年2月24日,皇姑屯車輛廠利用留下來的零部件組裝了一臺蒸汽機車,命名為華東號,奔赴前線,支援解放軍南下。
新天津解放號蒸汽機車
1949年12月,唐山廠修復的蒸汽機車命名為“新天津解放號”。
解放型蒸汽機車
新中國成立后,自己生產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八一號”。1952年8月1日在四方廠下線,該車屬于解放型。
1952年7月26日仿密卡杜1型(MK1、ㄇ丂1)蒸汽機車四方廠制造出了解放型貨運蒸汽機車(根據鐵道部廠務局整理的圖紙),同年開始批量生產,1960年停產。該型機車1-4-1軸式。設計時速80公里,四方廠、大連廠、齊齊哈爾廠先后生產,共制造了455臺。
友好型蒸汽機車
C2型762mm窄軌蒸汽機車,大連機車廠根據蘇聯鐵路Kch4型和Kp4型蒸汽機車改進而來,0-4-0軸式,構造時速35公里。
嘉陽鐵路魔改型C2蒸汽機車。
團結型蒸汽機車
團結型型(ZM16-3)蒸汽機車,1960年河南開封第二機械廠生產,機車總重15.43噸,軌距762mm,軸式0-4-0,構造時速25公里。
紅衛(C4)型蒸汽機車
C4型窄軌蒸汽機車是林業部專業設計院設計,廣州動力機械廠制造。20世紀70年代制造。
友好型蒸汽機車
蘇聯制造的大型干線貨物蒸汽機車。從1930年起一共制造了3,000多輛,1958年中蘇兩國簽訂了1,000輛機車低價轉讓協議。這1,000輛蒸汽機車被改為1,435cm的軌距,進入中國后,為作紀念把它命名為了友好(YH)型。
反帝型蒸汽機車
20世紀50年代此類型機車曾是前蘇聯淘汰型機車,1961年無償援助我國。經由滿州里入境配屬給武漢江岸機務段,并進行了改造。
∏丂1型蒸汽機車
1954年12月起,大連公司開始批量生產。
和平型蒸汽機車
1955—1956年,參照蘇聯Л型1—5—0軸式貨運蒸汽機車圖紙和2—4—2軸式的客運蒸氣機車圖紙,在蘇聯蒸汽機車設計專家和制造專家的指導下,大連廠設計制造出軸式1—5—1的“和平”型貨運蒸汽機車。此后開始小批量試生產。
1956年9月18日,大連廠研制出第一臺自行開發的大功率干線貨運蒸汽機車,命名為和平型。
新夕T6型蒸汽機車(勝利型)
1956年9月四方廠仿制出新的夕T6型干線客運蒸汽機車,后改稱為勝利型。構造時速110公里,共制造了151臺。解放型與勝利型兩種機車是中國1950年代生產的鐵路干線主型機車。
建設型蒸汽機車
在對解放型蒸汽機車進行技術改造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大連廠吸取了當時業已完成設計和試制的和平型蒸汽機車的設計經驗和新技術,于1956年完成了建設型貨運蒸汽機車的設計,1957年7月1日,大連廠研制出建設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85公里,大連廠、戚墅堰廠、長辛店廠、大同廠生產,共生產了1916臺,是中國鐵路干線貨運主型機車。1965年停產。
1981年9月,大同廠研制出改進設計的建設型蒸汽機車,也成建設B型蒸汽機車,后投入批量生產。
工建型蒸汽機車
工建型蒸汽機車又稱工建型工礦及調車用蒸汽機車。大連工廠設計,太原、成都工廠1958年開始生產, 0-3-0軸式,時速35公里,1961年停產,共制造122臺。機車全長9735毫米,構造速度每小時35公里,模數牽引力144千牛,軸式0—3—0。 曾出口越南和朝鮮,是中國最早出口的蒸汽機車。
人民型蒸汽機車
1957年,在勝利型蒸汽機車的基礎上,大連廠進行了人民型客運蒸氣機車的設計,1958年4月,四方廠試制出樣車,同年開始批量生產,1966年停產。建設型和人民型兩種機車是中國1950—1960年代的鐵路干線主型機車,是滿鐵密卡杜1型和太平洋6型蒸汽機車的改造產品。 人民型客運蒸汽機車2-3-1結構,時速110公里,共生產了258臺。
躍進型調車用蒸汽機車
濟南廠1958年研制,1-3-1,構造時速60公里,唐山、牡丹江、武昌都生產過,生命周期共制造了202臺。
紅旗型蒸汽機車
1958年12月,大連廠研制了紅旗型蒸汽機車。
運1118型蒸汽機車
1959年,大連廠設計、株洲廠生產運1118型地方鐵路用蒸汽機車。構造時速25公里,共制造了35臺。
蓉建型蒸汽機車
1959年成都廠研制生產了蓉建型地方鐵路用蒸汽機車,構造時速24公里,共制造了70臺。主要用于礦山運輸。軸式 0-4-0,整備重量21.9t,動軸軸重5.5t,模數牽引力4000 kg,通過最小曲線半徑40m,固定軸距2100mm,機車總軸距2100mm,最大高度3183mm,最大寬度2078mm,煤水車裝煤量0.3t,煤水車裝水量3.6立方米。
星火型地方鐵路用蒸汽機車
1960年,大同廠設計、長春機車廠、牡丹江廠生產的星火型地方鐵路用蒸汽機車。構造時速40公里,共生產了48臺。
上游型蒸汽機車
1960年,大連廠、唐山廠共同設計,唐山廠研制出上游型。1964年定型,1-4-1軸式。構造時速80公里,生命周期共生產了1782臺。
和平型3501蒸汽機車
1964年9月28日,大同廠研制出經過重大改進的和平型蒸汽機車,后改名為前進型。構造時速80公里,共制造4717臺。
前進型蒸汽機車
和平型改進后,1965年大同廠等廠開始大批量生產,型號改為前進(反帝)型,1988年底停產。1960—1990年代,這種機車是中國鐵路干線的主型機車。這種機車基本是采用蘇聯技術設計制造的。前進型共生產了4717臺。
1987年大同公司試制出8001號波特爐前進型蒸汽機車。
1988年12月21日大同廠制造的最后一臺前進型7202號蒸汽機車出廠,宣告中國干線貨運蒸汽機車生產的結束。
中國最后一臺蒸汽機車
1996年中國生產的最后一臺蒸汽機車。唐山公司停止生產作為調運和支線用的上游型蒸汽機車,結束了中國制造蒸汽機車的歷史。
中國蒸汽機車型號定名法
1951年和1959年中國鐵道部根據1950年前保有量的蒸機,屬1947年劃為標準型(含寬、窄、寸軌)按不同輪式、系統性地根據華氏蒸機輪式定名法定編型號,用漢字注音符號和漢語拼音字母作代號。摘錄以下是常見的輪式代號,以輪式多少排列:
0-6-0式(六輪式),1951年定名為ㄒㄎ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XK型系列(“工建”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GJ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2-6-0式(魔巨式),1951年定名為ㄇㄍ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MG型系列。
2-6-2式(草原式),1951年定名為ㄆㄌ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PL型系列(“躍進”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YJ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2-6-4式(雙端式),1951年定名為ㄉㄅ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DB型系列。
4-6-2式(太平洋式),1951年定名為ㄆㄒ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SL型系列(“人民”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RM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0-8-0式(八輪式),1951年定名為ㄝㄊ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ET型系列(“星火”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XH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2-8-0式(鞏固式),1951年定名為ㄙㄌ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KD型系列。
2-8-2式(天皇式),1951年定名為ㄇㄎ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JF型系列(“建設”型、“上游”型、“自力”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JS、SY、ZL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4-8-4式(聯盟式或北方式),1951年定名為ㄎㄈ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KF型系列。
2-10-0式(得家寶式),1951年定名為ㄉㄎ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DK型系列(“紅旗”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HQ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
2-10-2式(圣達菲式),1951年定名為ㄙㄊ型系列;1959年定名為ST型系列(“友好”型、“和平”型已用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YH、HP另表示代號,也屬于該輪式系列,但不能混同使用該系列代號;“友好”型因改漢字“反修”型,漢語拼音字母改FX代號,機車型號標識只許用漢字,配件日錄可用代號,1971年終定漢語拼音字母FD型。“和平”型因改漢字“反帝”型,漢語拼音改FD代號,機車型號標識只許用漢字,配件日錄可用代號,1971年終定漢字“前進”和漢語拼音字母QJ型代號)。
以上有三個型號系列漢語拼音字母符號是1959年中國鐵道部根據1952年后中國大陸鐵路機廠繼續生產的型號和新改的型號蒸機,用漢字定名型號作相關修改型號代號:
1.1952年繼續生產的ㄇㄎ1型蒸機改為漢字“解放”(1)型,改代號為JF1型,并將整個ㄇㄎ型系列,統一改為JF型系列。
2.1956年繼續生產的ㄆㄒ6型蒸機改為漢字“勝利”(6)型,改代號為SL6型,并將整個ㄆㄒ型系列,統一改為SL型系列。
3.同時將與已改用漢語拼音代號的SL型系列有抵觸的ㄙㄌ型系列蒸機,統一改為KD型系列。
改用漢語拼音代號,除以上三個型號作一修編外,其他型號系列型號漢語拼音代號基本延續1951年的漢字注音符號代號;n-n+n-n式(復合式)蒸汽機車,原漢字注音符號ㄍㄌ代號,改用漢語拼音字母GD代號(近期中國大陸一本關于中國蒸汽機車書刊內,將其改稱為GL型,是不符合上述通知指示精神)。
4.中國鐵道部沒有劃為屬標準型的昆明局寸軌蒸汽機車(如其中0-10-0式“十調式”,由昆明局自編型號為SN型寸軌機車)、各工礦企業自購的窄軌蒸機、1958年后全路各機廠、段內非部計劃自行設計和組裝的非標準型窄軌蒸機(如C4型窄軌蒸機、容建型窄軌蒸機、紅衛型窄軌蒸機等,由本身企業自編型號),都不屬上述有關通知指示執行范圍。
5.“躍進”型蒸汽機車,有視作PL2型蒸機代號使用,應嚴格區分。
《中國火車圖鑒大全5.0版》 (點擊藍色字體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