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后臺看到有人問“純黑色背景的照片”是怎么拍出來的,沒想到大家還對這種類型的照片感興趣,因為現在很少有人愿意拍這種照片了,尤其是年輕人。既然有人問了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如何拍這種照片,大家看完后就可以嘗試了,因為拍這種照片要求不高。
快門:1/160秒 光圈:F5.6 焦距:90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
一、借用道具
在拍純黑色背景照片之前,你先找一塊黑色的布甚至是黑色的傘都可以。然后將黑色的布放你你要拍攝的物體后面,用來作為背景。當你使用大光圈或者微距拍攝的時候,背景就會變成模糊的全黑色。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找了一張黑色的布來作為背景,很明顯大家一看就能看出來了。
快門:1/125秒 光圈:F5.6 焦距:13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1
二、正確曝光
在拍攝時使用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拍攝,然后用點測光對主體進行測光。測光的部位一定要是被拍攝物體最亮的地方,在拍攝時還要將曝光補償減去一檔左右,這樣背景才會因為曝光不足而變成純黑色。
快門:1/120秒 光圈:F4.5 焦距:90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1
三、調試好快門速度,使用高快門
對好焦后,然后就使用閃光燈進行快速拍照。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閃光燈能對主體進行補光讓主體變亮,而背景則會因為快門速度太快而出現曝光不足的情況,所以相機無法感光。
快門:1/200秒 光圈:F6.3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500 曝光補償:EV-1
四、選擇拍攝現場較暗地方做背景
其實這和第一條借用道具是差不多的,只是這里是拍攝環境而已。在拍攝時選擇主體和背景反差很大的環境拍攝,背景要暗,而主體則要亮,最好是有光線直射。拍攝模式最好用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拍攝,不過光圈不要調的很大,然后對著主體最亮的地方進行測光就行了。
根據以前的經驗建議大家在拍攝時,可以選擇陰影來作為背景,而將主體安排在比較好的位置,這樣主體和背景的反差就會很大。最后,用適當的光圈將背景虛化,那么背景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快門:1/200秒 光圈:F5.6 焦距:400MM 感光度ISO:320 曝光補償:EV-0
其實,想要讓背景變成黑色方法有很多,上面講的那種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在自然光下,拍出純黑色背景的照片。
一、主體在逆光黑背景中的質感表現
①拍攝技法
下面這張照片是去年在窗前拍攝的,采用的是微距模式。為了保證畫面清晰用上了三腳架,然后用黑色反光板遮擋構成黑色背景。具體的參數設置在照片下面,關鍵的是后期,在后期調整時對照片進行了裁剪、調整色階、曲線、銳化等等操作。
快門:1/200秒 光圈:F16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
②拍攝總結
其實,觀察照片就可以發現,在逆光黑色背景下拍攝,主體有很好的影調質感。如果你在主體上澆了水,那么水珠在陽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見并且局部還會有高反光點體現出高光照效果,葉脈及紋理明顯,半透明光影的透視度強,其色彩可表現出彩色攝影中應突出色彩強烈對比性。
快門:1/160秒 光圈:F4.5 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
另外,拍攝時間盡量選擇陽光很強的時候進行拍攝,這樣光照的透視性效果很不錯,也會給觀眾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而在取景時則盡量要做到主體簡約,畫面主次分明是最好的。
快門:1/125秒 光圈:F4.0 焦距:35MM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EV-0
二、自然環境中黑背景的利用
人為制造黑色背景適合拍那些低矮的花花草草或者人像,但是在戶外拍攝那些高處的景物時就不行了。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運用自然環境中的條件了,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這張照片是用短焦鏡頭拍攝的。
當時的拍攝環境是這樣,在花的后面有一棵樹木;而樹的樹干看起來則像一塊灰色的布,這為拍攝提供了天然的黑色背景。在拍攝時將相機設定為光圈優先、快門速度自動,當主體達到所需的曝光量后相機就會自動關閉快門,于是背景部分由于曝光不足而變得黑暗。
快門:1/40秒 光圈:F7.1 焦距:51MM 感光度ISO:80 曝光補償:EV-0
三、技法運用的限制
沒有任何一種辦法是萬能的,前面講的人為去制造背景或者利用自然環境中的背景,這些都是有一定局限的。所以大家在拍攝時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善于去發現可利用的物體。下面這張照片是在早上拍攝的,可以看出強光部分不是很好,而這也對照片產生了很大影響。
也就是說在光線漫射的環境下,這種拍攝手法是行不通的。我們利用的就是這種高調與暗調的強烈對比才能使主體達到正確曝光量,迫使背景曝光不足產生黑背景的。
四、主體簡潔
拍攝這種純黑色背景照片,主體一定要很簡潔,這樣的表現力才強。不過,這也不一定是真理,如果你能拍出其它效果來也是可以的。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話: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