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銀發,一口流利的南亞式漢語,頻繁現身中國城市規劃與發展論壇,他可能是黃種人里最有名的城市規劃專家。
在10月13日舉行的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上,有著“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劉太格又一次出現在論壇演講席前。在這場西咸新區舉辦的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論壇上,劉太格的出現,并不意外。
過去4年多來,西咸新區城市規劃最重大的頂層設計,就由劉太格操刀主持的。斗轉星移,劉太格也因城市規劃,與西咸新區結下屢次往來的“城市緣”。
“明智化”的劉太格
在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上,耄耋之年的劉太格滿頭銀發,襯著西裝革履精神抖擻,操著一口低沉、流利的中文作了《明智化的城市規劃——從新加坡經驗談大西安規劃》的主題演講。
“1960年,新加坡4個人里面有3個住在棚戶區,到1985年,我們用25年時間把城市變成宜居、繁榮、進步的城市”。對這樣的發展變化,劉太格直言,新加坡的經驗是“明智化”的。
那么,新加坡城市變化的“手術”是什么?先后擔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局長、新加坡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的劉太格認為,出發點要抓準,對城市結構要定好策劃,交通以地鐵公交為主。
1969年,劉太格離開位于紐約的貝聿銘事務所,回到年輕的新加坡。在建屋局進行公屋的研究和設計。在他擔任建屋局副局長期間,他說服上司把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組屋的定位從“low”轉換成“public”。
劉太格主張下,公共住宅鎮與中央商業區相得益彰。他看來,歷史建筑對人民的生活有好處,對旅游業的擴展有很大的優勢,對城市的特色也有巨大的優勢。
面對歷史文化深厚的中國,劉太格沒掩飾內心的激動,“每個城市都有它的紫禁城”。話鋒一轉,劉太格又感嘆,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人建議把北京紫禁城拆掉,但是各地有“紫禁城”價值的老建筑都被漫不經心地拆掉了。對此,劉太格在論壇上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從一個炎黃子孫的角度來看,我非常希望他們得以保留。”
每個城市的古建筑都有區別,保護建筑、自然環境、再加上每個城市的大小都有不同身份,大城市密度高,中小城市要有自身變化。
在規劃原則層面,劉太格強調注重身份、功能、等級、范圍、尺度、數量、比例、布局等八個方面的合理配置,關注城市細胞的每一個部分。在劉太格眼里,城市與人體最為相似。人體的器官的位置有科學性,城市也應該是。城市規劃設計者不應把土地當作一堆土,而用“科學家的腦、人文學者的心、藝術家的眼”做規劃。
劉太格的比喻在新加坡的實踐中得到印證。根據預測,1991-2091新加坡人口每年增長2.5萬人,實際到2016年每年已經增長10.4萬人。但密度增加,絲毫沒有影響新加坡的宜居。目前,新加坡仍然是生態環境質量第一、全球最宜商城市第二的城市。在這一方面,劉太格認為,“明智化這三個字,作用不小。”事實上,在劉太格的規劃理念中,所用最頻繁的詞之一就是“明智化”。
多年以后,劉太格出手為大西安規劃出策。
頂層設計“操刀手”的西咸緣
作為“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在西咸新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的確立上,具有總設計師地位。
時間回退到2014年1月,中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被確定為西咸新區。對西咸發展方式進行頂層設計被看作是西咸新區的頭等大事。
從現代規劃理念來看,歷史上的長安城市格局一直延續“中軸 方城”的“中”字格局,人口一旦飽和就得往外鋪。如何在規劃建設中避免“攤大餅”,展現大西安的歷史風韻的同時符合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問題。
西咸新區一名官員后來回憶,確定需要“大手筆”之后,西咸新區找到劉太格,由他為西咸新區創新城市發展繪制藍圖。這不僅因為劉太格先后參與了中國50多個城市的規劃設計,還因為他濃郁的文化情懷。
2014年當年,劉太格編制的規劃應運而出,被西咸新區采納并命名為“周秦漢唐大軸線”。規劃將新的商業中心南北向點狀布置,南部接到周朝的遺址,形成一條新的軸線“新長安軸-西咸軸”。魚貫大西安核心位置,成為繼秦漢軸、唐朝軸、明清軸之外的第四條軸線。
經過一年多的調研推敲,2016年1月,西咸新區將該軸線初步定名為“新長安大軸線”,劉太格在2016年11月向陜西省有關領導匯報情況時比喻道,大西安是身體,能源金融貿易區是面孔,中軸線上他的鼻梁。
放眼世界,不少知名城市都有一條讓自己城市驕傲的中軸線。劉太格認為,與世界著名城市軸線華盛頓、波士頓、巴塞羅那、北京大軸線進行對比,“新長安大軸線”的歷史意義和城市景觀更具震撼效果。
在新加坡,劉太格“星座城市”城市系統得到世界認可。劉太格在論壇上表示,“不僅僅要做星座城市,還要做城市銀河,要做好城市組團。”
回歸到西咸新區的規劃上,他認為,將整個大西安分成兩個城市三個片區,兩個城市一個是中心城區,另一個是西咸加咸陽。兩個城市下面分成11個片區,再往下細分成衛星鎮,總共有68個,中間有快速路、地鐵等連接。
劉太格說,“一個城市最終會長成大鵬鳥,你要在規劃時就把它畫出來。做50只火雞,不可能變成大鵬鳥。”
近年來,劉太格頻繁出現在國內重大城市規劃的公開場合。比如,針對雄安新區的規劃與建設,他表示,北京、天津、雄安新區應進行長達50年的規劃。在成都天府新區建設的一次研討會上,他風趣地說:“我愿意打一個一千萬元的賭,你找不到第二個山水相同的城市,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尊重和保護山水生態。”
在本次論壇上,劉太格調侃:“中國跟很多地方談過戀愛,失戀的地方超多。”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太格直接參與設計的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上,“以人為本”、“尊重生態”等城市規劃理念被一以貫之踐行。
伴隨著西咸新區規劃(2016-2030)緊鑼密鼓地公布,引人矚目的《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綜合規劃》也隨之確定。劉太格的設計方案在不斷規劃與建設過程中演化為“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劉太格的“西咸緣”繼續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