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麻痹,在中醫講屬于小中風。中醫認為是由于正氣不足,風邪入中,痰濕內生,阻于經絡,氣虛血滯,經脈失濡而誘發本病。本病的病機主要是正氣不足,脈絡空虛,外邪乘虛入中經絡,導致氣血痹阻,面部經脈失養,肌肉馳緩不收,以虛、風、痰、瘀為主。
面神經麻痹早期中醫治療以驅風邪,通經絡為主。后期治療從益氣、補血、活血、通絡著手,往往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下面分癥型具體談談用藥原則。
風寒襲絡證的主要特點是突然的口咽眼歪斜,眼睛閉合不全或有口角流涎,眼淚外溢,伴惡風寒,頭疼鼻塞,面肌發緊,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中藥給予小續命湯加減。達到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
風熱阻絡證的特點是驟然起病,口眼歪斜,眼睛閉合不全,頭疼面熱或發熱,惡風,心煩口渴。耳后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給予銀翹散加減治療。主要起到一個祛風清熱,通經活絡的作用。
風痰阻絡證的特點是突然口眼歪斜,面肌麻木或抽搐,顏面作脹,或口角流涎,頭重如裹,胸膈滿悶,嘔吐痰涎,舌體胖大,苔白膩,脈弦滑。給予牽正散和導痰湯加減。起到一個祛風化痰,通絡止痙的作用。
氣虛血瘀證,其特點是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時有抽搐,面白氣短,神疲乏力,舌質紫暗,苔薄白,脈細澀或弦澀。給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起到一個益氣活血,和營通絡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醫在治療面神經麻痹方面有一套完整的方案,經過我們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