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4月3日晚,在第71屆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22)最新揭曉的臨床試驗(LBCTs)專場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心臟病發作的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降膽固醇藥物阿西利尤單抗注射液能使斑塊易損性(可表明未來心臟事件風險)相關的三個關鍵指標降低2倍。
大多數心臟病發作是由冠狀動脈中的膽固醇沉積引起的,這些膽固醇沉積被薄的纖維帽覆蓋。纖維帽的破裂可能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臟病發作。大約五分之一的心臟病發作者將在五年內因二次心臟事件而再次入院。他汀類藥物可以阻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PCSK9抑制劑可增強肝臟清除體內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或“不良”膽固醇的能力,從而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的水平。皮下注射的阿西利尤單抗是該類藥物中第一種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的藥物。然而,在他汀類藥物治療中加入PCSK9抑制劑阿西利尤單抗對斑塊負荷和組成的影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
PACMAN AMI研究首次使用三項影像學檢查來評估PCSK9抑制劑阿西利尤單抗對“易損斑塊”(被認為可能導致未來心臟事件的動脈中的脂肪沉積)的影響,這些影像學檢查評估了從心臟病發作中恢復的患者未來心臟事件的可能性。該研究達到了其主要終點-動脈粥樣硬化體積百分比(PAV)的減少,這是衡量冠狀動脈中膽固醇斑塊積聚的指標。
PACMAN-AMI試驗為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臨床試驗(入組時間:2017年5月9日至2020年10月7日;最終隨訪時間:2021年10月13日)。研究招募了300名來自歐洲9家學術醫院的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試者除了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瑞舒伐他汀,20 mg)外,患者隨機接受每兩周一次的皮下阿西利尤單抗注射(150 mg;n=148)或安慰劑(n=152)治療,治療從罪犯病變進行緊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的24小時內開始,持續52周。
在基線和52周后,對2條非梗死相關的冠狀動脈連續進行血管內超聲檢查(IVUS),近紅外光譜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主要療效終點是從基線至第52周IVUS衍生的動脈粥樣硬化體積百分比的變化。兩個有力的次要終點是從基線到第52周,近紅外光譜衍生的最大脂質核心負荷指數在4 mm以內(較高的值表示較高的脂質含量)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衍生的最小纖維帽厚度(較小的值表示薄蓋,為易損斑塊)。
在300名隨機的患者中(平均[SD]年齡58.5[9.7]歲;56名[18.7%]女性;平均[SD]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152.4[33.8]mg/dL),265名(88.3%)完成對537條動脈的連續IVUS成像。在52周時,阿西利尤單抗組動脈粥樣硬化體積百分比的平均變化為-2.13%,而安慰劑組為-0.92%(差異,-1.21%[95%CI -1.78%--0.65%],P<0.001)。最大脂質核心負荷指數在4 mm內的平均變化是阿西利尤單抗組為-79.42,安慰劑組為-37.60(差異,-41.24[95%CI -70.71--11.77];P=0.006)。最小纖維帽厚度的平均變化為阿西利尤單抗組62.67 μm,安慰劑組為33.19 μm(差異,29.65 μm[95%CI 11.75-47.55];P=0.001)。接受阿西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中有70.7%發生不良事件,接受安慰劑的患者中有72.8%發生不良事件。
該試驗的首席研究員,瑞士伯爾尼大學醫院心內科教授和導尿實驗室主任Lorenz Raber博士表示,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盡早開始阿西利尤單抗治療后,我們觀察到與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相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消退和高危斑塊的穩定的雙重效應。
PAV,斑塊中的膽固醇含量和纖維帽厚度是未來心臟事件易感性的關鍵特征。這種詳細的信息以前只能在尸檢時獲得,現在可以使用這些成像測試在患者中進行可視化檢查,該研究是第一個結合使用三種冠狀動脈內成像測試來提供斑塊大小的全面圖像,成分和形態[形狀和結構]的。
患者持續分配治療50周。在52周時,再次進行三項影像評估,研究人員分析了治療前和治療后圖像之間的差異。在所有三項影像學檢查中,接受阿西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明顯優于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總體斑塊體積和動脈壁上的脂質沉積在更大程度上出現了減少(減少兩倍),并且覆蓋斑塊的硬帽變得更厚(兩倍增厚),這意味著它們不太可能破裂。接受阿西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也需要顯著減少重復支架置入術。沒有發生與成像檢查有關的重大不良事件。
接受阿西利尤單抗和他汀類藥物聯合治療的患者的平均LDL水平為23.6,這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膽固醇藥物主要試驗中達到的最低水平。研究藥物一般耐受性良好(6.4%注射部位反應和3.4%過敏反應)。Raber表示,這些發現提供了一種觀點,即可以支持在心臟病發作且二次發作風險高的患者中,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更頻繁、早期和有針對性地使用阿西利尤單抗。
該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為了衡量在他汀類藥物治療中加入阿西利尤單抗是否比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導致更少的心臟事件。相反,該研究使用心臟病發作風險的三種成像標志物的變化作為替代終點。
POCKETIN 將挑選重點研究,就已發布結果邀請專家陸續解讀
POCKETIN 接受投稿,我們將為撰稿作者提供該研究的過往詳細資料,資料包括:原文、演講幻燈、官方新聞、演講視頻等素材。并根據稿件質量支付稿費。
來源:ACC.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