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在電影院公映,也無法直接在網上觀看,只能從美國的官網申請相應的播放權,根據播放對象、人數和次數等因素,費用從95美金到995美金(617-6470人民幣)不等。是的,你可以來免費觀看了!
這是一部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該看的紀錄片。
不僅因為它獲得的諸多殊榮:
也不僅因為有口皆碑的高分評價:
豆瓣高分8.7分
IMDb高分8.6分
更因為它將會給你帶來的沖擊:反思每個人接受的這個設計于1893年的教育體制。
《極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2015)紀錄了High Tech High(簡稱HTH)這所發起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的學校的教育方式。這是一所沒有分科教學、沒有教科書、沒有學期考試的學校,沒有特殊的生源(公立免費學校,隨機抽簽入學),大學升學率卻達到98%,平均成績比本地區高10%。17年間,它已成功復制了13所學校,涵蓋小學到高中。
它用的是怎樣的教育方式呢?
是項目式跨學科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簡稱PBL)。學生們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項目,為了完成項目,需要應用跨學科的知識,過程中會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素養。學生和老師、家長、所在社區的關系將與傳統的學校教育完全不同。
PBL這些年在教育領域并不是新概念。在美國,很多學校小學階段開始,各個學科的作業,就包括各種手工制作、團隊項目,在中國,一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名校,也以各自的方式探索在學科外補充項目式學習。
但HTH并不一樣。
在美國教育領域頗具影響力的趙勇教授(美國俄勒岡大學教育學院講席教授,全球化與網絡教育中心主任)在《就業?創業?》這本書中談到,絕大多數學校的PBL都是為了表面形式而做項目,學生面對虛擬的環境,作品也往往毫無用處(除了看似漂亮的展示)。只有HTH的項目式學習是與真實的社會相連接的,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需要在社會中得到檢驗。
是的,難道還不該反思這個設計于100多年前,為了適應工業化時代興起而發明的教育制度嗎?
在進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人們在社會中面臨著完全不同的挑戰,需要有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創新性的解決問題。而這些,都是傳統教育未能帶給我們的。
所以,這也是一部每個人都應該看的紀錄片。
你或許也感到學校學到的知識在社會中快速被淘汰、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卻未被培養,怎么能沒有中年危機、青年迷茫、家長焦慮呢?
趙勇在《就業?創業?》中主張,現在的教育,試圖培養就業型人才,但未來教育的方向,應該是創業型人才,這對人的綜合能力、學習能力有完全不同的要求。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會創業,但即使是大企業的雇員,也應該具備為企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才不會在可見的未來被機器替代。
這場觀影會,由C計劃、群島教育創新加速器、深圳市福田教科院聯合主辦,是群島社會化學習論壇的一部分。
C計劃聯合創始人郭兆凡會在觀影后,圍繞影片和大家一起討論教育問題。兆凡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負責LIFE教育創新首屆分會時,曾經考察過國內數十個處于改革前沿的教育創新項目,C計劃致力于培養人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也是PBL過程中最重要的解決問題、明智判斷的能力。她會分享對教育的觀察,也期待你分享你的思考與經驗。
還在猶豫什么?此刻,任何看似重要的會議、看似忙碌的安排,都不及這個或許會改變你人生的影片,來得重要。
活動信息
時間:2018年1月12日(周五)下午15:00-17:00
地點:深圳市竹子林六路13號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三樓報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