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印象1】
愿每一次都是最好的遇見 ——廣州 北師大廣實與玉鳴學校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活動
曾在心里說了一千遍、一萬遍,再也不碼字了,尤其是無聊的字,無意義的字,浪費情感又損耗身心。荒廢了數日,又打開電腦,全因了那句話,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們,而是遇見你們才有了最好的時光。愿,與“語文主題學習”的遇見是我人生又一段美好的時光。
許久未寫些什么,手生了許多,只當記錄流水吧。
4月12日,我隨何慕云老師參加了廣州兩所學校開展的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活動。感謝李局、陳主任的信任,感謝慕云的精心安排。在參與中學習實踐,提升引領。進一步走近了語文主題學習。
【上午 北師大廣實學校小學部】
上午是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語文主題學習”交流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有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謝佳芮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謝佳芮老師、工作室成員馬麗老師、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史劍校長、學校全體語文老師、學生家長代表以及黃埔區其他兄弟學校教師共100余人。本次研討會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當地展示課、教學示范課、專家評課、座談與交流。與會老師們認真學習,積極分享了自己在語文主題學習教學實踐上的困惑、疑問和思考,聆聽了專家的建設性指導和操作性建議,雙方交流研討的時間雖短暫,卻收獲頗豐。
【活動感受】
書香校園,幸福學生。
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從校長、教師、家長都十分重視閱讀,引領學生樂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從課上到課下,從學校到家庭,為孩子們搭建了閱讀的平臺,通過多方努力讓孩子們喜歡讀書,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相信堅持長久,閱讀將伴隨孩子的一生。史鑒校長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學校營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走廊的小書架讓學生隨手可閱,讓書籍與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好伙伴。史校長最樸實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進閱讀行動,開展語文主題學習,有的老師擔心學習成績受到影響,她說:“我做校長的都不怕,你們怕什么。”一句話給了老師定心丸,我想,大膽實踐,學生不僅不會影響成績,相反,堅持下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會得到大大的提升。學校家長積極配合,家校聯動,共同為學生的閱讀助力。有這樣的校長、老師、家長,北師大廣實的孩子們是幸福的。
積極參與,大膽實踐
北師大廣實學校全體語文教師積極參與到語文主題學習的實驗中,結合教材,整合叢書資源,引導學生學法悟法,推進閱讀。青年教師更是充滿了熱情,95后的姚青霞老師和深圳荔園小學90后的馬麗老師大膽地把自己的學習收獲展示出來,讓聽課教師借鑒,品評,這需要勇氣,對年輕人來說更是難能可貴。
【觀課議課】
之后,福田荔園小學的謝佳芮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例。謝老師和她的名字一樣睿智,話鋒一轉,把麥克遞給了我,本是來參與活動,并未準備做評課。不過認真聽了兩位年輕老師的課,有許多感受,借此機會和老師們交流一下,也好,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雖然靜置數月,好在多年功底還在,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
對兩位老師的課,談幾點感受:這兩節課是北師大廣實學校的姚青霞老師和福田荔園小學的馬麗老師同課異構,課題是一年下冊《端午粽》。既然是同課異構,先說說異同吧。兩位老師的同,同的是教學理念,同的是對教育的熱愛,對語文教學研究的熱情,對學生的關愛。這是大同。從語文學科的角度看,一是都具有目標意識。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力求落實一課一得。讀好長句子是這節課的重點,兩位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并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風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要從娃娃抓起。老師們有這樣的意識并努力落實在課堂中,難能可貴。二是都能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上課的學習狀態,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扎扎實實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三是運用整合策略,結合文本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內容整合資源,拓展閱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既然是同課異構,先說說異同吧。兩位老師的同,同的是教學理念,同的是對教育的熱愛,對語文教學研究的熱情,對學生的關愛。這是大同。
從語文學科的角度看,一是都具有目標意識。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力求落實一課一得。讀好長句子是這節課的重點,兩位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并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風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要從娃娃抓起。老師們有這樣的意識并努力落實在課堂中,難能可貴。二是都能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上課的學習狀態,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扎扎實實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三是運用整合策略,結合文本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內容整合資源,拓展閱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95后姚青霞老師的課:
姚青霞老師是一位95后的年輕教師,雖然年輕,課堂已經有模有樣了。
一是課堂板塊清晰,通過初讀課文,認讀生字;再讀課文,讀通句子;品讀課文,讀好句子;拓展叢書幾大板塊,隨文識字,由淺入深,引導學生了解端午習俗,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二是能認真研讀文本,領會編者意圖,緊緊圍繞課后訓練要求——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展開教學,重點突出。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劃分句子停頓,并結合《彩虹》中的長句子,強化訓練,通過在反復練讀中讀好長句子。
三是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板書課題后,變口訣記憶生字“午”,小老師用字卡領讀生字,識字小游戲等不同的方式,讓生字寶寶跟學生成為好朋友。
四是能注重整合資源,用好叢書。如開始的導入運用叢書中的小兒歌,激發學生的興趣。朗朗上口的小兒歌,學生一讀就格外喜歡。指導讀好長句子時,拓展讀《彩虹》一文中的長句子,最后還結合叢書中“傳統節日”這一主題下的其他選文進行了拓展閱讀。
建議:學生自由讀時避免齊讀,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識字卡片可以充分利用,一年級小學生合作學習有沒有必要,如有必要要做好指導,避免流于形式。
90后馬麗老師的課:
馬麗老師雖然年輕,卻參加了多次市區級課堂展示活動,有了大賽的多次歷練,課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更加成熟。
一是根據年段特點,精準把握教學目標,識字寫字教學扎實有效。結合課題識寫了新的偏旁,立字旁和米字旁,由“立”字旁到“端”字的引出,識字的同時還蘊含了做人的道理;學習“粽”字,拓展帶有“米”字旁的字;結合課文內容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書寫“葉、米、豆”;由字形到字意再到識記書寫,循序漸進,環環緊扣,巧妙自然。
二是雙主題有效融合,和諧統一。對于如何讀好長句子,方法得當,指導到位。如聽錄音讀,用自己的方式練讀,理解包粽子的過程再讀,抓重點詞語反復讀等等,不僅讀好句子,而且設計了填空練習,既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時進行了語言訓練。課堂既彌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又扎扎實實的落實語文要素。
三是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師不僅引導學生讀書,而且在學習的同時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如從坐姿到聽講的習慣,表達的要求等。每一項教學活動都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教師有要求,學生知道怎么做,做了之后教師又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多樣的評價。學生就會在鼓勵中樹立信心,逐漸成長。
四是有效運用語文主題學習整合策略。結合文本內容,拓展《叢書》的三篇童謠,四是有效運用語文主題學習整合策略。結合文本內容,拓展《叢書》的三篇童謠,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習俗。重視對童謠朗讀的指導,如拍桌擊鼓讀《端午節》,學生興致勃勃,端午賽龍舟的氣氛一下就出來了,這樣了書學生該多喜歡。激發學生讀書興趣的方式很多,馬老師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引導學生讀好《叢書》,讀好書。
一點建議:指導書寫時要用好田字格,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要指導如何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下午 玉鳴小學】
下午是廣州市黃埔區玉鳴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交流研討會,在廣州市玉鳴小學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由深圳市福田區“語文主題學習”謝佳芮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謝佳芮老師、工作室成員葉文達老師、玉鳴小學李國英校長、玉鳴小學語文教師、李國英名師工作室成員教師、黃埔區兄弟學校教師及增城區育才小學教師代表共60余人。本次活動內容包括專家展示課、專題報告、座談交流等。與會教師受益匪淺。 玉鳴小學是一所新建學校,只有一到三年級 ,李國英校長十分重視閱讀的推廣,帶領名師工作室成員全程參與活動并研討,對語文主題學習項目青睞有加,希望能通過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開展,讓學生、教師同閱讀,共成長,推動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校的發展。一 下午的活動安排的十分緊湊,聽了葉文達老師的課和謝佳芮老師語文主題學習案例分享,和老師進行了交流。
【觀課議課】
談談聽課的感受。葉文達老師執教《火燒云》一課。40分鐘,教師靜靜的教,學生靜靜的學,真正體現了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學生安靜讀書,真誠表達。這是一節讓人聽起來舒服的課,不浮躁,不喧囂。教師教的簡單,學生學的輕松。師生陶醉在一行行文字中,欣賞、表達,情感共融。
突出的幾點:
一是目標明確,雙主題思路清晰。讓學生在閱讀教材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多篇文本中感悟大自然的奇妙。落實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點。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
二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選取適合的閱讀材料,落實一課一得。葉老師通過變化這個關鍵詞,引導學生抓住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讓學生理解課文是從顏色和形態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在學習中拓展了叢書《霞光》的片段,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同一事物在不同作家筆下是怎樣描寫的,通過比較閱讀不僅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火燒云,而且在比較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最后拓展閱讀叢書《我的朋友是一陣風》和《小霞珠》。并設計了閱讀自學的表格,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填寫,交流。
三是以讀促講,讀中感悟,品味語言。教師緊緊圍繞課后習題“說說課文寫了火燒云的哪些特點,你是從哪些語句了解的。”引導學生品讀語句,讀出感受。設計了品讀課文,數顏色;品讀課文,品形狀等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句入手,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筆讀書,圈點勾畫,批注感悟,整合信息。通過朗讀、交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讀書的收獲。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引導學生一遍遍讀,不同形式的讀,讀著讀著,形態各異的火燒云就浮現在學生的眼前了,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學生專注讀書的樣子,良好的讀書習慣,都讓人十分感動。這是一群愛讀書,會讀書,想讀好書,想把書讀好的孩子。
一點建議:拓展閱讀的兩篇文章,教師設計了自主閱讀的表格,列為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果改成事物,哪幾方面(落實從哪幾方面寫一個事物的)是不是和本節課的重點更契合。
活動后,和玉鳴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回答了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并梳理向畢老師進行了反饋。希望我們的配套資源能更好的幫助老師們開展語文主題學習。
一天的研討交流活動圓滿結束,又抓緊時間返程,到家快晚上十點了。雖然疲憊,但更多的是欣喜,越來越多的學校、老師重視兒童閱讀,家長支持孩子閱讀,語文主題學習為孩子的成長助力,每讀一篇文章,每讀一本書都是孩子們與文字最美的遇見。在這個春天,讓我們與孩子們一起讀書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