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最要緊的,就是怕自己起心動念以后還不知道。
還讓自己的“動念”繼續下去!
如果你有覺照功夫夠的話,當你第一念產生了貪心,絕對不會有第二念...
之所以你產生了第二念,就是自己的觀照功夫沒有產生,還處在沉睡狀態。
實際上每個信佛乃至不信佛的人,都曾經觀察到自己的念頭,能夠照住自己的念頭。
只不過是不能夠念念觀到、念念能照。
比如我們一天當中起了十萬個念頭,
僅僅有三個念頭你觀到了、照住了。
剩余的念頭,你都是隨念而轉。
一天當中,是否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十個念頭?
如果能夠覺察到,就算你是個“修行人”!
如果我們在一天當中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十個念頭,
一個月下來,有多少次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念頭?
這樣下去,經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形成一種記憶和慣性。
那就不僅僅是每天能夠覺察到十個念頭,
也許會達到二十個,甚至三十個……
那么我們一天當中能夠起多少個念頭呢?
其實計算一下我們每天起的念頭,是很有限的。
尤其是在做事的人,一天當中也許就一個念頭——做這件事。
而不做事的人,心沒有地方放,它就會胡思亂想。
你越不做事情,你的心沒地方住,它就會亂蹦亂跳,
這意味著你是“亂住、亂起、亂定”。
沒事情的時候是這樣,一旦碰到事情,你仍然會被事轉。
在寺院里修得“挺好”,到了世俗上碰到事情,
清凈心又沒有了,所修的又都沒有用!
我們所謂的自己“身心很清凈”,
那是因為沒有和外面的事物銜接,沒有碰到事物。
有句俗話說得好:沒有當官,都覺得自己很廉潔!
禪宗有句話叫“反復印證”。
如何印證?
拿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和外面的每一件事物來銜接。
當銜接上以后,再看看自己的內心是如何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