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韻格
一首詞從頭至尾全是平聲押韻的稱平韻格。小令、中調、長調中都有平韻格。
小令如《十六字令》、《浪淘沙》、《浣溪沙》、《臨江仙》等;
中調如《一剪梅》、《破陣子》、《行香子》、《松入風》等;
長調如《水調歌頭》、《八聲甘州》、《沁園春》、《六州歌頭》等。
平韻格是詞調中較多的押韻格式。
(二)仄韻格
一首詞從頭至尾全是仄聲押韻的稱仄韻格。小令、中調、長調中都有仄韻格。
小令如《如夢令》、《生查子》、《卜算子》、《憶秦娥》等;
中調如《蝶戀花》、《漁家傲》、《蘇幕遮》、《青玉案》等;
長調如《滿江紅》、《永遇樂》、《念奴嬌》、《賀新郎》等。
仄韻格是詞調中最多的押韻格式。
(三)平仄韻轉換格
一首詞前面押平韻,后面押仄韻,或者前面押仄韻,后面押平韻,平仄韻相互轉換,稱為平仄韻轉換格。前者如
《南鄉子》 (歐陽炯)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
家微雨后,收紅豆,葉底纖纖抬素手。
“中”、“紅”平韻相押;“后”、“豆”、“手”仄韻相押。
平仄轉換格中先平后仄的較少見,大多為先仄后平。如
《菩薩蠻》(王安石)
數間茅屋閑臨水。單衫短帽垂楊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上片“水”、“里”仄韻相押;“朝”、“橋”平韻相押。下片“偃”、“晚”仄韻相押;“情”、“聲”平韻相押。
還有上片押仄韻,下片押平韻的。如
《清平樂》(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上片“半”、“斷”、“亂”、“滿”仄韻相押;下片“憑”、“成”、“生”平韻相押。
平仄韻轉換格大都是小令,中調、長調罕見。
(四)平仄韻通葉(音協)格
一首詞平仄韻轉換,但平聲字與仄聲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屬詞韻的同一韻部,這叫作平仄韻通葉格。
最常見的平仄韻通葉格的詞調是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的上片的“蟬”、“年”,下片“前”、“邊”,都屬下平聲一先韻;
上片的“片”、下片的“見”都屬去聲十七霰韻;一先、十七霰都屬詞韻第七部。
平仄韻通葉格就是同一詞韻部的平聲字與仄聲字通葉。“葉”——押韻的意思,表示此處用韻跟起韻同屬一部,不得換韻。
平仄韻通葉格的詞調還有《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偏哨》、《戚氏》等,包括小令、中調、長調。
(五)平仄韻錯葉格
平仄韻錯葉格與平仄韻轉換格相似,都是一首詞里面既押平韻又押仄韻。但是錯落格要求平仄聲插花著葉韻。如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首詞上片的“樓”、“鉤”、“秋”平葉,下片的“斷”、“亂”仄葉,后面的“愁”、“頭”又是平韻與“樓”、“鉤”、“秋”相葉。
該調上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過片處錯葉兩仄韻。
又如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上片的“聲”、“行”、“生”,下片的“迎”、“晴”平葉;上片夾“馬”、“怕”仄葉,下片夾著“醒”、“冷”,“處”、“去”仄葉。該調上片三平韻,錯葉兩仄韻,下片兩平韻,錯葉四仄韻。
錯落格有一特點,必須句句押韻,一首詞里不能有不押韻句子。這種格式多為小令、也有少數中調。
貌視五言、七言詩的兩個詞牌《生查子》、《玉椄春》
《生查子》,又名《陌上郎》、《梅和柳》、《楚云深》、《愁風月》、《絲歲裙》、《晴色入青山》。雙調,前后片各4句,共40字。第二、四、六、八句押仄聲韻。本調實由兩首五言仄韻詩合成。
格律: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有下劃線的字平仄可靈活
《玉樓春》,又名《惜春容》、《歸朝歡令》、《玉樓春令》、《西湖曲》。雙調,前后片各4句,共56個字,除第3、7句外,其余各句均押仄聲韻。本調實由兩首七言仄韻之絕句合成。
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果僅從句式和字數上看,前者貌視五律,后者貌視七律,其實不是詩,是詞,共同特點是分前后兩片,押仄聲韻,前后片格律大體相同。《生查子》押韻句末三字均為“平平仄”,《玉樓春》押韻句末三字均為“平仄仄”,這與律詩格律截然不同。
試做一首《生查子》:
《生查子.看足球》
昨日看足球,奪冠憑王氣。
球星作用多,防守應嚴密。
今日看足球,奪冠出奇跡。
王者亦失足,每每陷絕地。
試做一首《玉樓春》:
《玉樓春.酷暑 》
當頭赤日通天照,百鳥飛離人自惱。
西瓜好賣宜消暑,風扇頻吹能睡覺。
行人持傘非炫耀,商販收攤無奉告。
多喝開水好精神,活動室中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