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開工第一天,我們來總結一下“阜外說心臟”在2018年發布的最重要的10條健康知識。
1. 知識決定健康
健康知識文盲,也就是健康素養低,已成為老百姓有效防治心血管病的主要障礙。如何讓自己有更多機會健康地生活?重點就是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學著認識疾病、了解疾病吧。
2.識別心梗
我國心梗患者近60%不知道胸痛與心臟有關,一半沒有及時就醫。不會識別心肌梗死的癥狀仍然是耽誤心梗救治的主要因素。
胸痛伴大汗是我國心梗患者的主要癥狀!
3. 睡得“正好”,壽命最長
晚上睡眠時間短于7小時或者大于9小時都會影響心臟健康,包括得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的風險更高。
4. 關注食物質量
高質量飲食有助于心臟健康,高質量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堅果、禽肉和魚。少吃紅肉、含糖飲料、甜食。
5. “0”飲酒最健康
飲酒帶來的健康風險是極大的。飲酒和早死、癌癥以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滴酒不沾,可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飲酒相關的疾病包括:結核、下呼吸道感染、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腦卒中、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酒精依賴綜合征、交通事故損傷和自殘……
6. 運動不足有八大危害
與保持一定體力活動者相比,缺乏體力活動的人死亡風險增加20%~30%。
運動不足危害包括:癌癥、心血管病、心力衰竭、骨質疏松、腦卒中、高血壓、糖尿病、肥胖。
7. 從出生開始維持理想的血脂水平
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和進展是由“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在動脈壁中的長時間積累引起的。
理想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的方法就是:從出生開始將“壞”膽固醇維持在理想水平,并持續終生。
8. 中年人血壓低一些好一些
中年人收縮壓高于130 mmHg,會增加未來心血管病的風險以及癡呆發生的風險。年輕的時候,在健康的前提下,還是血壓低一些好一些。
管住嘴,邁開腿;八分飽,八千步;不攀比,不受罪;有頭腦,沒心肺。
9. 經常鬧點小情緒也有損健康
與沒有不良情緒的人相比,有輕度焦慮、壓力、抑郁的人,會增加46%的心血管病風險。當這些不良情緒從中等發展到嚴重程度,心血管病罹患風險會從77%增加到189%。
快樂是一天,憂愁也是一天,雖然身不由己,但還是讓自己豁達一些、糊涂一些的好。
10. 刷牙不規范,心血管病風險增2倍
與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至少刷2分鐘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刷牙不足2次、每次不足2分鐘的人發生心血管病(包括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和腦卒中)的風險增加了2倍。
刷牙是一種利于健康的成本極低的舉措。美國牙科協會建議,每天用含氟牙膏刷兩次牙,每次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