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戰爭大結局:項羽烏江自刎 劉邦分封諸王【花咪讀史0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楚漢終局
虞姬死后,項羽帶領著800名騎兵,經過了一場殊死搏殺,終于沖出了重圍。可當他們沖出了重圍后卻又迷了路,項羽找來當地的一個農民問路,那個農民跟項羽有仇,于是故意給他指了一條錯路,以至于項羽耽誤了逃跑的時機,又被漢軍追上。項羽帶領部下與漢軍又是一場血戰,最終被殺得只剩下了二十八個人,項羽帶著這二十八個人逃到了烏江邊上。這時江邊有一個江東的小亭長駕著一只小船,這只小船一次僅能載一人過江。項羽的部下都對項羽說:“江東是我們起兵的地方,雖然不大,但也有民眾幾十萬人,霸王您過江之后,還可以重整旗鼓再爭天下。”項羽長嘆一聲說:“當初我帶著江東八千子弟兵過江,如今我一人回去,怎么向江東父老交代。就算他們不怪我,我又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說完項羽把跟隨了自己多年的烏騅馬拉上了船,讓那個亭長載過江去,然后帶領著二十八人返身沖入了漢軍陣中。最后楚軍被殺得僅剩下項羽一個人,這時項羽已經身負重傷,但漢軍還是不敢靠近他。項羽不愿被俘受辱,他看到漢軍中有一個人是自己的老部下名叫呂馬童,項羽就對呂馬童說:“我聽說劉邦那個老東西,為了要我的命開出了“賞千金、封萬戶侯”的條款!這么大的好處,我就給你了。”說完項羽就拔劍自刎而死。可還沒等呂馬童反應過來,劉邦的部下就已經一擁而上,去爭奪項羽的人頭。等到呂馬童反應過來再去搶時,他只搶到了項羽身體的一部分。最后項羽的尸體被分成了五塊,分別被五個人搶到,這五個人拿著項羽的尸體去見劉邦,都說是他們殺死的項羽。劉邦說:“這有什么好爭的啊,不就五份嗎?你們五個人全部'賞千金、封萬戶侯’!”劉邦為什么能成大事,就看他這么大方,誰會不愿意給他干活?打敗了楚霸王項羽后,劉邦對韓信等人也沒有食言,當時劉邦又重新冊封了七個王,分別是: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韓王韓信和齊王韓信。這里出了兩個韓信,他們并不是一個人,而是名字一樣的兩個人。其中韓王韓信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韓信,他是韓國王族的后裔,為了拉攏韓國人,劉邦就一直把他帶在自己身邊,同時還封他為韓王,不過原來韓國的地盤比較好,劉邦舍不得給他,韓王韓信的封地實際上在趙國北邊的代地上,劉邦讓他到那里去抵御匈奴。至于齊王韓信,他先后征服了魏、趙、燕、齊等國,同時還是打敗項羽的前線總指揮,他幾乎幫劉邦打下了整個天下,可以說是劉邦取勝最大的功臣。可是這個韓信實在是太厲害了,現在天下統一了,他反倒成了劉邦最大的威脅,這讓劉邦很沒有安全感。特別是這時兵權還掌握在韓信手中,于是當劉邦打敗了項羽后,他帶領著聯軍撤到定陶時,劉邦就又悄悄地進入了韓信的軍營中,他出其不意地將韓信控制住了,然后逼著韓信交出了兵符和印信。這樣劉邦又掌握了軍隊的指揮權,然后劉邦就對韓信說:“之前我們都說好了,把楚國的東邊分封給你,我看你也別做齊王了,直接做楚王就行了,你本來就是楚國人,當上楚王也算是衣錦還鄉了。”韓信知道劉邦讓自己當楚王,是為了防止自己叛亂,因此他也不敢有異議,只得答應了下來。齊王和楚王都是王,也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對于韓信來說,能夠當上王已經是實現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