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是一條動態的曲線。移動平均線分析,要求我們首先能夠從總體上了解它的運行周期和波動形態,清楚它的循環階段和形態特征。
圖1-10是滬市1990年成立以來的季線圖。這張圖可以說是由股票堆積起來的,形狀很像山,我們不妨把它叫作“股票山”。從這張圖上我們看見了什么呢?我們仿佛看見一道道連綿起伏的山嶺,有高峰,也有低谷,移動平均線像波浪一樣起伏波動??雌饋砗芎唵?,其實包含著豐富的市場信息。包含著什么信息呢?
1.均線波動的周期性
我們將這張圖的高點和低點連接起來發現,高峰和低谷的出現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圖1-11)。
從較短的時間周期看,滬市1990年成立以來,除個別例外,大體上每4年左右為一個波動周期。平均每次上漲持續的時間大約2年,而下跌持續的時間約為1.7年。
從較長的時間周期看,這種波動的周期性也是很明顯的(圖1-12)。
如果用波浪理論來分析這張走勢圖,可能會有很多種理解和說法,不過有一點認識應該是共同的,那就是:股票市場是漲跌交替、周期波動的,移動平均線的運行也具有周期性。這種周期性,從宏觀上說,是社會經濟運行周期性的一種反映;從股票市場層面講,是價值規律的一種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股價圍繞著移動平均線上下波動,每當股價高于移動平均線很多,正乖離很大時,就會出現獲利盤回吐,反壓移動平均線向下移動;而當股價低于移動平均線很多,負乖離很大時,就會有買盤介入,推動移動平均線向上運行,這就導致移動平均線漲漲跌跌的周期性波動。我們了解股票市場和移動平均線波動的這種周期性,是制定正確技資策略的重要前提。
2.牛市和熊市的交替
圖1-13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股票山”。我們看到,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滬市經歷了一個從牛市到熊市的波動過程。從2001年6月開始的熊市歷時4年,至2005年6月最低下探至998點,之后走出一波強勁的牛市行情,到2007年10月最高上漲至6124點,隨后開始熊市下跌,至2008年10月末跌到1664點才開始企穩。
在牛市上漲過程中,移動平均線開始緩慢上升,逐漸形成多頭排列,不斷向上發散,K線總體站在各條均線之上,陽線多于陰線?!岸涠浼t花向陽開”;上漲到最高點之后,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呈拋物線形狀依次彎轉向下,形成空頭排列,進入熊市,K線落到各條移動平均線之下,陰線多于陽線?!翱每么笫[倒著栽”。
從這個“股票山”我們不僅很直觀地看到,股市的一個循環周期要經歷牛市和熊市兩種市場,牛市和熊市是交替進行的。而且,牛市上升和熊市下跌的大趨勢一旦形成,就將持續很長的時間。從2005年6月最低998點至2007年10月最高6124點,歷時2年零4個月時間。而從2007年10月6124點開始的下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點,歷時一年多。而且,漲跌幅度之大超乎我們的想象——從998點至6124點,大盤上漲了5126點,漲幅高達513.6%(個股的漲幅有的高達十幾倍、二十幾倍)。而從6124點至1664點,下跌了4460點,跌幅達72.8%。如果我們真能夠看清楚大勢,在牛市開始時買入,在熊市開始時賣出,不用折騰,就將獲得豐厚回報。由此可見,做股票投資,看清大的趨勢——分清牛市還是熊市,順勢而為——而不是逆市操作,該是多么重要。
現在回過頭來看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滬市的走勢圖,大盤的走勢竟是如此清晰。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股指一步步攀升,移動平均線逐漸向上發散,上漲趨勢十分明顯。至6124點之后,股價高臺跳水,移動平均線開始拐頭向下,步步走低,勢如壘卵。但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痹诋敃r多數朋友似乎沒有注意到移動平均線的這種走勢,該買的時候沒有買,賣了;該賣的時候沒有賣,買了;該出貨的時候沒有出貨,結果被套了。一輪牛市下來,賺錢的不多,賠錢的不少。
3.均線運行的階段性
從圖1-13我們還看到,移動平均線的運行具有階段性。一個波動周期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底部橫盤階段——均線向上發散階段——頂部震蕩階段——均線向下發散階段,每個階段都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征(圖1-14)。
(1)底部橫盤階段
在熊市下跌的末期,進入所謂底部橫盤階段,即筑底階段,熊尾牛頭相連。這時移動平均線的總體特征是:各條移動平均線下行速度趨緩,波動幅度減弱,均線間距收窄,短期移動平均線收束、纏繞、蒙古合,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距離拉近,中長期移動平均線開始走平。當股價探至最低點之后,短期移動平均線首先彎轉上翹,形成黃金交叉,上穿中期移動平均線。因為筑底有個反復的過程, K線圖形會出現W 底、三重底、頭肩底或圓弧底等底部形態(圖1-15)。
當股市開始從低谷向上緩慢爬升時,底部陽線增多,成交量極度萎縮后有放大跡象,績優股開始活躍, MACD形成底部金叉,RSI、KDJ等指標在20以下出現底背離形態。這時,一些有遠見的投資者開始人市建倉,買入價格低廉的績優股。但大多數投資者還沒有從熊市的惡夢中清醒過來,他們當中的多數已經被深度套牢,資金嚴重縮水,心有余悸,“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怕再次被套而不敢人市。雖然已經是在山腳下,感到前面還有深谷(圖1-16)。
(2)向上發散階段
隨著市場逐漸走出低谷,進入移動平均線向上發散階段。如圖1-17所示:
這時移動平均線的總體特征是:長、中、短期均線形成由下而上的多頭排列,K線站到各條移動平均線之上,均線系統向上發散。在牛市的漲升初期,首先是短期移動平均線做出方向選擇,由空頭排列轉為多頭排列,拉動中長期移動平均線緩慢上行。進入牛市主升段,中長期移動平均線逐漸形成多頭排列,呈現穩定向上的發散形態,各條移動平均線的間距逐漸拉大。這時雖然股價會有回調,有時跌幅很深,短期移動平均線甚至會出現向下交叉,但由于中長期移動平均線穩定向上運行,如果不做波段,可以堅定持股(圖1-18)
在移動平均線向上發散階段,投資者信心已經恢復,市場明顯活躍,賺錢效應彰顯,股價出現普漲局面,成交量不斷放大,幾乎逢買必漲,市場被樂觀情緒所籠罩,人聲鼎沸,氣氛熱烈。
這時,廣大散戶朋友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受到個別技術指標的誤導而過早地賣出手中的股票。我們不妨看看薛斯通道,特別是這個周線圖。一輪牛市才剛剛啟動,薛斯通道的股價和內軌線就沖到外軌線的上邊去了,而且一直在外軌線的上面,已經嚴重超買了。但是大盤正處于牛市上漲階段,移動平均線顯示大盤走勢非常好,表明應該堅定持股。如果按照薛斯通道這樣的技術指標操作,把股票賣掉,就吃大虧了(圖1-19)。
還有一些朋友在牛市當中喜歡跟著一些技術指標做短線,進進出出,也往往錯失大的行情。在本章的前面,我們曾經舉過中金黃金(600489)的例子,下面請看圖1-20中金黃金的日線圖。
從中金黃金的日線圖我們看出,這位朋友買入中金黃金的時機選擇很好,正是移動平均線形成多頭排列,向上發散的時候。賣出時機的選擇如果只看RSI指標的話,當時正顯示超買,但如果看移動平均線的排列,那就發現問題了。股價經過前期調整之后,6條移動平均線剛剛形成向上發散形態,呈現標準的多頭排列,正是持股待漲的時候卻被這位朋友糊里糊涂地賣掉了。糊涂在哪里呢?糊涂在他只看到了RSI指標呈現難看的超買形態,而沒有看到移動平均線所展示的多頭排列。關注小漲跌,而不看大趨勢。
從圖1-21上我們看到,一輪大牛市行情才剛剛開始,中金黃金這只大牛股才剛剛起跑的時候,就被這位朋友賣掉了。中金黃金這只股票,可以說志存高遠,從2004年下半年就開始建倉,一直到2005年末歷時一年多,拉到28.9元之后又長時間深度洗盤,隨后展開凌空欲飛的走勢。
從圖1-20和圖1-21中金黃金的走勢中我們應該看到了,什么叫“放長線釣大魚”、“看大勢者賺大錢”?!伴L線”是什么?長線就是均線?!翱创髣荨笨词裁??就是看均線。我們常說做股票就是做趨勢,移動平均線就反映了趨勢的方向,中長期均線是把握市場趨勢的主要依據。像中金黃金這樣的大牛股,基本面非常好,在14元左右時,正值一輪大牛市剛剛啟動,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標準的多頭排列,向上發散。假如你能用移動平均線把握住趨勢,持股不動,真可謂能把一頭金牛牽回家。而如果只單純按照MACD、KDJ、RSI等擺動性指標頻繁買賣,頂多藤幾撮牛毛,賺點小錢。因為MACD、KDJ、RSI等指標所能提供的只是方便面,它不可能推出美饌佳肴、滿漢全席。
所以,我主張“熊短牛長”。在牛市要做長線,在熊市做短線(原則是牛市做多,熊市做空。如果你要在熊市做多的話,也應該做短線,而且輕倉)。在牛市上漲行情中,要選好股票,用移動平均線把握住趨勢,拿住不動,不要在意MACD、KDJ、RSI等短線指標的頻繁波動,不要受它的干擾?!叭螒{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3)頂部震蕩階段
移動平均線的頂部震蕩階段,即通常所說的盤頭階段(圖1-22)。
頂部震蕩階段的均線特征是:股價上漲至最高點之后,首先短期移動平均線拐頭向下,出現死亡交叉、死亡角,壓迫中長期移動平均線逐漸走平、彎腰。頂部震蕩階段實際是主力機構的出貨階段,這個過程不是一下子能夠完成的,所以會形成反復震蕩,在K線圖形上,會出現M頂、三重頂、頭肩頂、圓弧頂等頂部形態。前面我們提到,對于好股票要拿住不動,并不是提倡死抱到底,而是應該選擇正確的賣出時機。一個大跌市的出現必然伴隨著大陰、連陰,而MA10和MA20出現死亡交叉是重要的賣出信號。如果高位出現斷頭側刀、烏云蓋頂等看跌K線形態,MA20與MA60出現死亡交叉,說明大勢不好,應該果斷出局。如果MA60與MA120形成死亡交叉,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出現由下而上的空頭排列,說明大勢已去,必須撤出。
但是,頂部震蕩階段,是一個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失去理智的時期。人們亢奮到極點,人人議論炒股賺大錢。大多數股票已經漲幅巨大,出現滯漲現象,價升量縮,只賺指數不賺錢。如果結合指標看,會出現MACD、RSI、KDJ高位死叉,在80以上出現頂背離形態等,但股市繼續慣性走牛,市場熱度不減。理性的投資者冷靜觀察宏觀面和市場面變化,適時收手,逐步減倉退出,持盈保泰。而沒有經驗的廣大散戶朋友則盲目履險,甚至將跌破重要趨勢線誤認為是買入時機,愈挫愈奮,接過燙手的山芋。結果被深度套牢。
(4)向下發散階段
經過頂部震蕩階段,市場由牛轉熊,進入移動平均線的向下發散階段(圖1-23)。
這時移動平均線的總體特征是:各條移動平均線的排列發生換位,由原來的多頭排列,拐頭向下變為空頭排列。先是短期均線形成死亡交叉,隨后中長期均線形成死亡交叉,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向下發散運行,K線跌落到各條移動平均線之下,股價跌跌不休,“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下跌過程中股價會出現反彈,有時漲勢強勁,短期移動平均線會向上交叉,甚至會出現多頭排列的情況,但如果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向下運行的趨勢沒有改變,應該堅持看空。
移動平均線向下發散階段,是持續看空階段。當主力機構出貨完畢后一般會猛烈砸盤,造成股價暴跌,形成高臺泄水之勢,雖然跌幅深時會出現反彈,由于市場下跌趨勢已經確定無疑,股價步步走低,持股者會飽受套牢之苦。精明的投資者此時則不再火中取栗,逆勢而為,持幣觀望了。
在熊市下跌趨勢中,最容易吃大虧的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受MACD、KDJ、RSI等技術指標的誘惑,在跌幅較深時入市搶反彈,結果多數被套牢。所以,當你確認大盤已經由牛轉熊時,要及時止損,不要輕易去搶反彈,搶那些“雞肋”。好肉不多,危險很大。第二種是,采取所謂攤薄成本的做法,加倉買入。有炒股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在熊市下跌過程中,采取攤薄成本的做法加倉買入其實是錯誤的,股價步步走低,你玩攤薄成本的游戲,買越來越多的股票,倉位越來越重,只能越套越深。第三種是,抱住股票不放。在一輪大熊市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不看趨勢,死抱住股票不放。
4.投資四季
以上我們分析了移動平均線運行的“一個周期、兩種市場和四個階段”,從中可以看出,移動平均線的波動不僅具有周期性,而且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運行階段,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征,應該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概括起來說:股票投資,要樹立中長期投資的思維。因為股票市場的短期波動是很難預測的,而中長期趨勢不僅具有周期性,而且具有階段性,是可以把握的。
在選擇入市時機時,首先應該看大勢。要清楚市場是處于牛市還是熊市,牛市做多,熊市看空。同時要清楚市場是處于四個階段中的哪一個階段,從而采取不同的技資策略。
要清楚“投資四季”。股票市場運行的四個階段,很像一年當中四個季節那樣有規律的循環: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底部橫盤階段是春季播種的季節,是建倉階段。盡管春寒料峭,冷雨凄凄,但“春到人間草木知”。你應該不誤農時搶埔播種,不失時機地栽種幾棵搖錢樹,買入幾只股票。低位建倉應該大膽一些。
向上發散階段是夏季生長的季節,是持股做多階段。金色的種子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你應該等待果實成熟再去采摘。持有股票應該堅定一些。
頂部震蕩階段是秋季收獲的季節,是出貨階段。春華秋實,經過春種夏長,風風雨雨,你終于迎來了金色的秋天,豐收的果實壓滿校頭,你要及時收獲。賣出股票應該果斷一些。
向下發散階段是冬季貯藏的季節,是墊伏觀望階段。雪花飄飄,冷風蕭蕭,你已經倉康充實,應該休閑一下。離股市應該遠一些。
如果春天不及早播種,夏季去抓別人的苗子,人家不可能答應;如果秋天不及時收割,果實可能被別人拿走;如果冬天你想播種,有違農時,逆勢而動,可能事與愿違。
要用移動平均線看盤測市,把握好“投資四季”的操作節奏。就是說,要在市場波動中把握住均線,要在均線運行中把握住趨勢。根據移動平均線運行的四個階段——投資的四個季節——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在底部橫盤階段,買入;在向上發散階段,持股;在頂部震蕩階段,賣出;在向下發散階段,空倉。
“投資四季”雖然不像一年四季那樣分明,但絕大多數技資者都是可以把握的。所以,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可以賺到錢的(圖1-24)。
5.組合均線的波動形態
移動平均線是波浪式運行的。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分別反映市場的長期趨勢、中期走勢和日常波動,具有不同的運行周期和波動形態。
長期移動平均線運行穩定,趨勢性明顯,在牛市和熊市中幾乎呈直線式運行狀態,指示著市場的趨勢和方向,使我們不為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所迷惑。但是長期移動平均線具有很大的滯后性,特別是當股價運行到高位或低位,行情發生逆轉的時候,長期移動平均線遲遲不能做出反應。
中期移動平均線反映市場的中期趨勢,趨勢性比較明顯,又相對穩定,呈現比較平緩的波浪式運行狀態。
短期移動平均線緊緊跟蹤K線走勢,波動性十分明顯,特別是MA5、MA10起落頻繁,而且波動幅度很大。
在組合均線的運行當中,由于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的運行周期和運行速度不同,波動頻率和波動幅度不同,此伏彼起,有分有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常出現交叉、蒙古合的現象,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均線結、均線束和均線鏈。了解這些均線結、均線束和均線鏈的市場含義,對于把握操作節奏和買賣時機至關重要。
(1)均線結
所謂均線結,是指移動平均線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交叉點。這種均線結是很多的,從移動平均線交叉的數量來看,有兩線交叉、三線交叉、四線交叉等。均線結的出現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往往是短、中、長期市場走勢的轉折點,是波段操作的買賣點,我們只有把握住這些均線結,才能在看似無序的行情波動中把握住市場波動的節奏。
從圖1-25我們看到,滬市2009年12月份出現均線結1,股指開始下跌。2010年1月份K線出現“斷頭鍘刀”圖形,四條移動平均線交叉向下,形成均線結2,股指應聲下落。隨后又出現均線結3,推動股指小幅上漲,但由于受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向下運行的壓制,漲幅很小。隨后一條跳空向下的長陰線切斷六條移動平均線,形成均線結4,各條移動平均線交叉向下,形成明顯的空頭排列,股指加速了下跌趨勢。
圖1-26是上升行情中的均線結。
從圖1-26和圖1-27我們看到,移動平均線的交叉點——均線結,通常是市場行情波動的節點或者說轉折點。
(2)均線束
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在運行當中,不僅會出現交叉,而且會出現相互動合、纏繞的現象,即幾條移動平均線的間距越來越近,甚至蒙古合、纏繞在一起,形成束帶狀,我們把它叫作均線束。均線束一般出現在行情的盤整階段,說明市場成本趨于一致,買賣雙方都小心謹慎,行情正面臨方向選擇。在均線束出現的時候,最好觀望,耐心等待方向明朗時再入場(圖1-27)。
(3)均線鏈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相互交叉、勃合,形成不同的均線結和均線束,從而使得組合均線的運行構成一個起伏靈動的均線鏈條,即均線鏈。
圖1-28是云海金屬(002182)的日線圖,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均線鏈——盡管是跌得很慘的一個均線鏈。事實上,云海金屬從2008年1月份至11月份,從42元跌倒5.7元,跌幅高達86.4%!如果你是在1月份42元時買入1萬股,當時投入的是42萬元,那么現在只剩下5.7萬元,深度套牢,它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鐵鎖鏈!
從圖1-28我們看到:
①這條很長的像抖開的項鏈一樣漂亮的均線鏈,是由若干均線結與均線束組成的。
②這些均線結和均線柬是均線運行的節點,也是波段行情的轉折點。
③均線結和均線柬主要是由短期移動平均線(MA5、MA10和MA20)構成的。
④60日移動平均線清楚地指示著股價的走向。從圖中我們看到,60日均線像鐵板一樣壓迫著短期移動平均線,幾乎呈直線形態向右下方移動。每次反彈行情走到20日均線附近時就再次下滑,幾乎沒有觸及到60日移動平均線。
⑤熊市行情中的均線鏈很長——熊市下跌的過程是很漫長的。云海金屬從42元跌到5.7元,歷時9個半月。期間大體經歷五波下跌,出現三個明顯的均線結、兩個均線束。股價和短期均線在60 日移動平均線的壓迫下運行,歷經“五離五靠”才結束下跌行情。
⑥熊市中的賺錢機會很少。在熊市下跌的過程中,雖然出現過多次反彈行惰,但上漲的幅度都很小,盈利的空間很小。當然,2008年是很少見的暴跌行情,但這也能說明在熊市中炒股不是好玩的,必須要小心謹慎。
牛市上漲行情中,情況雖與熊市相反,但道理相同。
圖1-29顯示,從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張江高科(600895)的股價從5元漲至26元。期間雖有多次深幅回調,短期移動平均線多次交叉向下,但由于60日移動平均線穩定上行,在牛市中股價總體趨勢是上漲的。你如果是在2006年6月買人,即使持股不動,不賺取波段差價,也能獲取500%的盈利,這條均線鏈是一條“金項鏈”!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均線鏈既是“金項鏈”,也是“鐵鎖鏈”。60日移動平均線運行的方向是判別“金項鏈”還是“鐵鎖鏈”的主要依據。在60日移動平均線向上運行時買人股票,很可能是戴上了“金項鏈”,會使你容光煥發,神采飛揚;在60日移動平均線向下運行時買入股票,很可能是套上了“鐵鎖鏈”,會使你容顏憔悴,愁眉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