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傾橙
在很多人眼里,三十歲,等于步入了新的人生階段。在《我可能不會愛你》里面,林依晨飾演的程又青在三十歲時懷疑自己得了初老癥。
懷疑自己得了初老癥的人,總會特別著急。急著步入三十歲的人該有的生活狀態,例如要已婚、工作穩定;急著和別人比拼,尤其是后輩,總擔心他們的年輕與活力終將超越你。
其實許多人都錯把過一年漲一歲當成人生的枷鎖,不知不覺,就把自己困住了。在無形的圈子里,人們總是不斷懷念過去,擔憂未來,又不斷錯過現在。
什么是三十歲的人該有的狀態?從來沒有明文規定呀。別自己嚇唬自己。
越長大,越懂得寵愛自己
有一對姐妹,從邁過三十歲生日大關的那一刻開始,她們決定讓自己活得更漂亮。她們就是娛樂圈里著名的好姐妹——張鈞甯和陳意涵。
張鈞甯和陳意涵的三十歲,讓許多人羨慕。她們那依然如同十八歲時的天真笑容,征服了許多害怕衰老的人。
她們相約去長灘島,做比青春時更瘋狂的事。她們刺青、裸泳、跳海,在路邊隨便找了陌生人就親吻。她們熱愛運動,無論到何地,都不會停下奔跑的腳步。她們利用工作之余閱讀,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友情,無論天涯海角也愿意飛過去相伴。
在鏡頭面前,她們不懼素顏拍照,不是沒有皺紋的生長,而是她們的心態沖淡了歲月痕跡,她們自由燦爛地活著,給她們帶來了最好的容顏。
我們渴望像張鈞甯和陳意涵那樣活得漂亮的三十歲。回過頭來,卻又覺得自己不可能活成如此。或許束縛住我們自己的從來都不是年齡,而是我們的心態。
年輕,永遠與年齡無關
很多人難以想象,年近70的人如何活成優雅而有氣質。在大家普遍的觀念里,白發蒼蒼的我們應該倚在樹下,看著兒孫長大,擔憂兒女工作,鮮少談及自我的生活。
Linda Rodin,這個全球最時髦的老太太,卻演繹了一把如何叫“把自我活得漂亮直到老去”。
Linda Rodin是一位設計師,走進她紐約的房間,撲面而來就是一股少女的氣息。玫紅色的床,裝飾著玫瑰花的窗簾,粉紅的躺椅,略有凌亂堆疊的厚厚的書籍,乍眼一看,還以為會是哪個不諳世事的女學生的房間。然而,她今年已經69歲了。曾經和Bob Dylan合作過,也擁有自己的時尚品牌。戴墨鏡、銀發紅唇就是她最常見也最自然的姿態。
Linda Rodin在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時,曾說自己的理想是當攝影師。但是誤打誤撞,妹妹發現了姐姐在時尚領域的天賦,從而開啟了她的時尚之路。對Rodin來說,打扮自己就像畫畫,讓畫面更漂亮。
她很喜歡小東西,堅持每周末都去紐約的跳蚤市場轉轉,家里的每一個小物件都經過她的精心挑選。因為打從心底就有一顆海洋童話夢,所以Rodin把家里的浴室也裝飾成了夢幻的海洋風格。
作為一個時尚造型師,Robin明白讓自己看起來美好、年輕,會讓生活過得更舒服。盡管她35歲頭發就開始變白,也從來沒想過要染頭發。Rodin的那股活力,并不來源于她的外表,而是內心深處發出來的美麗。以至于,年近70的她,每當回憶起年輕時的戀愛,依然笑得嬌羞如少女。
Rodin不愛化妝,但堅持涂唇膏。保持著筆直的身軀,明亮的笑容。如今她的生活,就是簡簡單單地與狗狗相伴,每天再喝上一杯咖啡,讀讀書。由內而外端莊的儀態,才是她身上最時尚的事物。
每個年齡段,都能活得燦爛
衰老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可怕的是,我們尚有體力,心力卻已老去。
其實,年紀越長,我們應當逐漸更認識自我。越發清楚自己喜愛的食物、愛穿什么衣服,越發清楚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適合哪種化妝品。我們應該隨著歲月的變遷,更加懂得尊重自己,寵愛自己。
每個年齡段都應該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舒適的活法,才能無懼歲月。
也許像張鈞甯和陳意涵一樣,在三十歲時,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尚未實現的愿望,無論是年少的還是未來的,寫成人生的to do list,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找時間去完成。當我們開始珍惜自己時,也就開始珍惜時間。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抓緊好好利用,把理想拆成一點點實現。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滿足感和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也會走出歲月的枷鎖,開始進入一個舒服的狀態。
也許像Linda Rodin一樣,在年近7旬時,決定一切從簡。雖然簡簡單單地活著,但依然把自己當成一幅畫,精心地繪制。不再和生活中的煩惱計較,只追求生活細節和品味。因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有自己熱愛的事物,一定都能被瞬間治愈。就像Rodin那充滿海洋氣息的浴室,永遠會把她拉進少女的夢幻世界中去。
活得舒適有多重要?這種舒適感會讓我們坦然,保持我們的樂觀。在歲月不斷的流逝中,我們才不會困住自己。
年輕從來都與年齡無關,而在于我們的心態,更在于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里,決定如何活得漂亮。
你呢,你最想活成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