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
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
它在經歷了千余年的發展后,
積累出豐富獨特的造園手法,
有無出不體現與自然相融合的詩畫韻味。
受長期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
中國古典園林絕大部分是封閉的,
即園林的四周都
有圍墻,景物藏于園內。
要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再現自然山水之美,
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
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
在這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
其中主要是用建筑來圍蔽和分隔空間。
分隔空間力求從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現自然。
為此,必須處理好形與神、景與情、意與境、虛與實、動靜、因與借、真與假、有限與無限、有法與無法等種種關系。
如此,則把園內空間與自然空間融合和擴展開來。比如漏窗的運用,使空間流通、視覺流暢,因而隔而不絕,在空間上起互相滲透的作用。
在漏窗內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
透過漏窗,竹樹迷離搖曳,亭臺樓時隱時現,遠空藍天白云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局限,
創造豐富園景的最重要的手法,
是采取曲折而
自由的布局,用劃分景區和空間、以及“借景”等辦法。
這種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強
調的是幽深曲折,所謂“景貴乎深,不曲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