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三 中國大漠戈壁名石
在中國北疆,廣袤無垠的大漠戈壁灘上散落、蘊藏著五顏六色的漂亮石頭。千百年來,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沒有人知道它的價值,更不曾想到,它在中國當代賞石文化史上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大漠戈壁精靈的主要產地就是大漠深處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和新疆哈密市。從寧夏銀川市驅車穿越賀蘭山三關口,經戈壁公路100多千米,就可以到達阿拉善左旗。自阿拉善左旗驅車北行300多千米,臨近中蒙邊界的蘇紅圖,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拉善戈壁石的老家。阿拉善戈壁石,集中產于蘇紅圖東西走向,200km長的火山帶上,大約形成1億多年,此后火山仍有噴發并補充。最早發現這種彩色石頭的人,是地質工作者。20世紀90年代初期,銀川石友開始跟隨地質工作者進入戈壁,當時放眼望去,滿灘的石頭不知從何處挑起。1995年起,看到戈壁石價值的當地牧民,在他們熟悉的戈壁灘上揀起了石頭。因為不斷有人來買石頭,當地的牧民迅速加入揀石頭大軍,不少人從揀石頭到收石頭,再開石頭商店,很快富裕起來了。有眼光的阿拉善石友,帶著左旗的石頭南下上海、兩廣等地,繼而幾乎跑遍全國,阿拉善精美的奇石,被全國石友熟悉并喜愛,一個新的賞石名牌打響了。20世紀末,戈壁灘的石頭越來越少,人們開始囤集石頭,經營已從粗放向精細轉變。新世紀以來,在戈壁灘上找石頭已經不是件容易事,很多人開始挖石頭,資源日益枯竭,阿拉善戈壁石已成珍稀藏品。阿拉善戈壁石資源豐富、品種眾多。在蘇紅圖一帶的戈壁灘上,已發現十幾種可供觀賞的戈壁石,其中最著名的有沙漠漆、大灘瑪瑙、碧玉和葡萄瑪瑙等品種。嚴格說來,沙漠漆并不是一個石種,凡是符合它生成條件的石頭,如瑪瑙石、碧玉、木化石、各種風礪石等,都可以鍍上一層沙漠漆。因為沙漠漆名聲太大,已經約定俗成,本文單列石種給以推介。△ “筆架”沙漠漆 長11cm
沙漠漆主要產于蘇紅圖以西的恩格爾烏蘇。生成沙漠漆的戈壁灘,都是歷史上地表或地下水豐富的地區。由于地表水的浸潤,或者因為某些作用導致地下水上升,經過水中金屬礦物質長期浸染,在石體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這就是常說的沙漠漆。沙漠漆需經水長期浸染,一般要有數百年歲月,時間越長漆膜越厚。
沙漠漆一般以中、小形為主,小形的石頭更為普遍。由于水中多含有銅、鐵、錳等金屬元素,形成的顏色豐富,主要有黃、紅、褐、黑等,又常有復合色、漸變色,沙漠漆色彩多變亮麗。由于戈壁風沙長期抽打,沙漠漆表皮潤滑光亮,手感如玉。在蘇紅圖西北方向,有一片面積約300km2的戈壁灘,稱為大灘。20世紀90年代以前,灘上布滿了璀璨奪目的瑪瑙石、碧玉等各種風礪石,由于產量大、質量高,大灘瑪瑙也成為阿拉善的品牌名石。因為不同火山口的差別,大灘各段所產瑪瑙有差異,以中段所產量大質好。大灘瑪瑙有黃、紅、白、紫、粉、褐、藍等顏色,十分豐富。時有兩色、多色、俏色瑪瑙,更為搶眼。大灘瑪瑙多呈微透明狀,質地純凈,表面光潔,石皮老到,表面少有沙漠漆,手感如玉。碧玉在戈壁灘上都有分布。由于含金屬元素化合物的差異,碧玉色彩絢爛紛呈,主要有綠、紅、紫、黃、橙、褐、黑等色系。更有雙色和多色碧玉,流光溢彩,柔和亮麗。碧玉也多有沙漠漆鍍膜。紅、黃色碧玉基體,紋理中黝黑的漆膜,真是色彩的絕配。碧玉以中小型為主,質地細膩、肌膚光澤。偶見造型石。碧玉多不透明,硬度較大、致密性脆,要注意不能摔碰,以免破碎。葡萄瑪瑙產于蘇紅圖額爾登溫都爾,被稱為“神山”的地方。它埋藏在玄武巖的縫隙中,開采如采煤一樣,打井挖洞非常艱難。目前有十幾支隊伍在神山作業,多采巷道縱橫百米以上。垂直深度60m以內,淺層葡萄瑪瑙礦的開采已近尾聲,深層前景難以預料。葡萄瑪瑙包裹有白色高嶺土,須用鋼針、水沖一點點清理,很費工夫。形態: 葡萄瑪瑙在形態上可分為葡萄型、貓眼型、珍珠型、肌肉型等種。以珠大粒圓,顆粒飽滿最為珍貴。質地: 葡萄瑪瑙質地堅硬,有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幾個類別,質地純凈,透光度高,晶瑩剔透檔次最高。色澤: 葡萄瑪瑙珠顏色很豐富,通常有紅、藍、紫、褐、灰、白、黑等色,有玻璃光澤。大多為兩三種顏色復合色,也有單色存在。葡萄瑪瑙尤以雪青、紫紅最受青睞。葡萄瑪瑙以珠大粒圓、質地透潤、色彩艷麗、形態多變為石界推崇,成為阿拉善戈壁石中的驕子。阿拉善戈壁石,是我國當代最早作為觀賞石收藏的石種,它的整體特征,一是通體圓滑、絕少棱角;二是小型居多、各具形態,這對于把玩石來說都是絕好的條件。阿拉善戈壁石資源雖已近尾聲,但是在藏家、商家、市場等處,仍有相當的存量,市場機會較多。阿拉善戈壁石,也不乏有人物、動物、器物等造型石,這類具象石深受石友喜愛,價格一路走高。收藏象形石要注意品相完整,人物、動物要有神態,器物要有特色,或者可以作組合石配件,這樣日積月累,自然會成系統。阿拉善戈壁石的色彩豐富,選擇時要注意顏色純凈,沒有雜質。兩種以上顏色的戈壁石頭,要格外注意收集,這種俏色石頭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十分珍貴。優質的阿拉善戈壁石溫潤如玉,皮殼光滑亮澤,手感細膩。藏家也要仔細分辨優劣。阿拉善戈壁石的名氣很大,價格一路走高,精致的奇石已非常難得。但市場上時常會有精巧美石意外出現,經過仔細了解發現是加工的石頭,主要有染色、黏接、打磨、拋光、噴砂等手段。石商一般只對戈壁石的局部加工,并且做工精細,成品涂好油或蠟,石友不經意間很難覺察。經過加工的戈壁石,色澤暗淡,肌理走勢不自然,顏色過度生硬,仔細辨認可見磨痕。用開水澆燙,表面光澤消失,黏接膠痕也會翻卷。加工的戈壁石是工藝石,也可以做裝飾,但是沒有收藏價值,藏家要小心甄別。20世紀中期,產地一蘋果箱戈壁石只賣人民幣50元錢。幾年以后,一枚小品精美的戈壁石可以賣到上萬元甚至更高。稍大些的精品戈壁石,價值已在數十萬甚至百萬元。現在不少有實力的當地藏家、商家,開始到外地回購以前流走的精品戈壁石,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升值空間仍然較大。石友們手中優質的戈壁石早已升值很多,市場上仍然有淘寶的機會,收藏與投資為時不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