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時至今日,我們大部分人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開始尋求更高,更個性化的目標。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能帶給人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其中東方八韻中“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之一的“花”泛指園藝愛好。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而休息的“休”字,是人依木而得以休生養息,恰恰道出了人不能離開綠色的樹木而生存。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自古以來,玩花弄草,已成為中國人的情趣和愛好,而制作盆景是體力加腦力的統一并用,是工藝手段加個人智慧的結晶。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盆景歷史源遠流長,約始于我國漢、晉、南北朝時期。隋朝民間的盆藝之風得到推進。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唐代,盆景已經形成,并為宮苑御用。宋代,盆景進一步發展。元代,又出現了一種小型的盆景,稱為“些子景”。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到了明代,有關盆景的記載更多。到了清代,供養盆景的風氣甚盛,人們視盆景為“家珍”。所以自古以來,盆景就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的心頭好了。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古人說:勞其形者長壽,所以歷代盆景藝術家能享高齡,與其制作盆景很有關系。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盆景的制作不光是體力勞動,還要有底蘊深厚的文化素養。制作一盆盆景,首先要使其進入“身欲動,心欲靜,形欲勞,神欲安”的境界。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忘卻一切,專心一致地完成一盆作品,才能真正達到陶其情、冶其性的目的。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玩盆景的樂趣,大家定有同感。家里養些老干虬枝的樹樁盆景,或具有丘壑峰巒之趣的山水盆景,縮林于咫尺,觀山野于眼前。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既可以美化家居環境,又能帶來好心情,實為生活之一樂。
玩盆景的過程中還能夠結識不少盆友,讓生活圈子更加寬廣,所以玩盆景之人一定是健康、開朗、樂觀、智慧。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玩盆景,快樂似神仙!雖不能成仙,但必長壽!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人與草木同春,隨著四時的變化而演繹人生。從樹木的變化,人們悟出一個道理,人類也可以像植物一樣,沖破“日歷齡”而延長生物學年齡。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即通過改變心理狀態,讓心理因素影響生理因素,增強大腦皮質的功能,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的肝臟在五形排列方面隸屬木,眼為肝之竅,常見綠色植物可以營養肝臟。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我們居住的地球,孕育植物已經有幾十億年了,至今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有30多萬種。自古以來,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和美化著人類的生活環境。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據調查研究發現:
1、綠色植物是“消聲器”,對聲波有散射作用,可明顯減弱聲波,或使聲波消失。人們在樹木、花卉叢中靜養,呼吸、心率、血壓均會相應地減緩和降低。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2、綠色植物是“吸塵器”,對空氣中的灰塵、粉塵有良好的過濾吸收作用,并能阻擋工業粉塵向空氣彌散。隨著灰塵在空氣中的減少,支氣管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都會明顯減少。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3、綠色植物是負氧離子“發生器”,據測定,當負氧離子達到5000-10000個之間時,人就感到心平氣和;當達到1萬個以上時,就會感到神清氣爽,舒適愜意。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而當高達10萬個左右,就能起到鎮靜、鎮痛、止喘、催眠、降壓、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等作用,有防病治病、健身益壽的功效。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因此,人們把負氧離子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4、綠色植物是“滅菌器”,如黃連木、松樹、榆樹、側柏等,能分泌出一種揮發性的植物殺菌素,可殺死空氣中的細菌。
5、綠色植物是“氧氣制造廠”,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人體與外界環境不斷進行著氣體交換,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而綠色植物可以吸收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是名副其實的“氧氣制造廠”。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先賢管子曾經說過:“壽必居處適宜。”欣賞盆景,可以讓你接近自然、擁有自然,人與自然渾然一體。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使你精神放松,呼吸均勻,即改善血液循環,又調節神經系統,移情易性,從而達到如中醫學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目的。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俗語說“人窮露肉,村窮露屋”,如果人們生活在“前有大樹、后有大竹、院內盆景、青藤遮屋”的環境里,過著“閑來檐前聽鳥唱,種樹栽花快活忙”的日子,肯豈能不長壽?您說呢?!
2019第五屆中國風盆景展作品
當然,除了玩盆景之外,還有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很重要。但不管哪種方式,保持健康的心態更重要,特別是樂觀。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