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內部解決不了的問題,家庭或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來這里看看?。?!
2017年2月18日至19日,北京、哈爾濱、哈密、上海、湖南、江西…來自全國48位企業家在古都西安。
微觀學社總部,進行了兩天一夜的智慧眾籌,針對各自公司存在的困惑與大家進行交流,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困惑
每位參會者認真提出了自己在企業管理中的困惑……
30多家企業,40多位企業家,囊括了幾乎所有的行業代理、服務、培訓、生產、互聯網平臺......
他們的困惑也一定是你的問題!
(1)我該如何解決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
(2)我該如何解決制度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和薪酬管理機制 ?
(3)我該如何解決新項目股權設計中的定性與激勵問題?
(4)面對行業不景氣,是直接轉型,還是觀望?等待時機!
(5)我該如何:完善股東眾籌的問題,完善眾籌協議的細則?
(6)我該如何讓老員工有危機感,脫離舒適區?
(7)我該如何突破業務瓶頸?
(8)我該如何解決高薪都請不來好的技術人才?
(9)如何解決上游的媒體資源和下游的客戶能成為我公司股東的問題?
(10)我該如何解決團隊三分鐘熱度,執行力不強,抗壓能力差的問題?
(11)我如何解決產品設計與用戶互聯的問題?
(12)我該如何解決薪酬改革問題?
(13)如何選擇一個小品類細分,把它品牌化、商業化、規?;??
(14)我該如何解決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問題?
我們發現,雖然行業不同,但是根源大體相似,他的問題,同時也會是你的困惑,大部分的企業存在的問題集中起來可以分為,“股權激勵”“商業模式”“團隊管理”三個方向。
本質
股權設計
股權設計問題聚焦:企業建立初期或父輩遺留的股權結構及性質模糊,五五分或者三三三分配的股權結構;按照投票的票數來控制決策權,最后無法收場;
做股權激勵的時都是“一步到位”,第一次給員工激勵的就是實股,且未通過考核只是覺得跟隨時間久,比較放心;
有的企業家想通過股權的未來價值,對合伙人、核心人才進行吸引,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比較合適;
企業家在和員工簽訂的股權激勵協議中,江湖草莽氣質嚴重,全憑“義氣結盟”,最后“分手收場”
微觀私董會解析:
股權激勵是一個從上到下、從布局到目的到方式的漏斗形的問題,只有做好的大的布局才能在過程中起到作用,在實施中規避風險;
①、股東的幾種形式
明確企業所需要通過股權激勵的的人、財、物的股東形式,才能選擇更好的股權激勵方式。
資源型股東——用上游的資源進行折價,以實物/非實物產品/資源這算金錢的方式入股
投資性股東——拉動下游客戶的消費潛力,用股權眾籌+費用的方式入股
經營性股東——核心人才、管理層等企業內部人員,用分紅股、期權等方式進行激勵
并且,以上三種類型的股東,在企業平臺上所享受的行權范圍和條件也有所不同
②有設計的股權價格和方式
企業的股權的價格,對內,對外,甚至不同時期都有所不同,設計清楚企業股權成長路徑,通過合理的形式核算企業市值,第一輪股票定價吸納最核心的人員和資源,通過增發、擴股等方式進行企業二次股權釋放路徑預留設計!
③根據不同的對象簽署相應的股權協議,從分紅到虛擬到期權期股,最后到實股,股權協議要有進入機制和退出機制,股權協議+公司章程,雙保險控制權設計,明確考核方式和收益發放方式,規避法律風險!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問題聚焦:行業萎縮,轉行還是堅守?
微觀私董會建議:
1.老板要看行業趨勢,而不是看機會
當一個行業沒有所謂的龍頭企業和標桿可以效仿的時候,可能是行業萎縮,也可能說明你的機會正在到來。
所以我們要學會對內聚焦,對外雜交,專注和多元化并不矛盾,本身的事業不能輕易放棄,真正像轉變方向可以用投資的方式,而不是孤注一擲,沒有殺手锏,就不要輕易分心。
舊城慢慢改造,新城拔地而起,原有的業務專注升級,轉型業務也可以采用內部裂變式創業的方式進行
2.從賣硬件到賣服務、賣軟件的升級。
商業模式如何選擇?
微觀私董會建議:
1、大品類要從小市場開始做;
2、堅持本能選擇:企業家的初發心無比重要,這個行業是否源自你內心的夢想,決定事情的成敗,而不是商業模式。
3、商業模式殊途同歸:要么做技術升級,要么做服務升級
是否有本行業頂尖公司可以借鑒,失敗的案例又有哪些坑,我們需要規避。
沒有想清楚產品是什么的時候,花時間和客戶在一起,他們才是模式是否被市場需求的證據。員工做簡單 重復 純粹的事
不是賣產品,而是搞關系(用戶)
不是做渠道,而是做增值(服務、技術升級)
學會吃軟飯(從硬件到軟件)
團隊管理
問題聚焦:用薪酬激勵容易養成唯利是圖的短視員工,不用薪酬又不知如何激勵?
微觀私董會分析:
1.中小企業老板要避免兩大誤區
企業基礎不匹配服務項目:以為花錢請外面的人能夠解決內部問題,實際上本身的環境沒有達到要求。
以為花錢培訓就能解決內部問題:中小企業的魂來自老板的魂,中小企業的文化,來自老板的精神,所有的項目必須要老板要親自帶動,向內求,才能又最好的效果。
中層干部本身要懂感恩、有狀態;多帶員工出去看看、聽聽課,要用激勵的方式給到少數優秀的人,而不是普適性的福利,薪酬機制的設計要個人競爭和團隊協作相結合。
2.選擇正確的人才渠道,做好人才備胎:事情上依賴,人上不依賴,凡是因為制度和文化離開的人,都不值得可惜!老板要有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3.向內求規則利益機制是否完善
4.企業家就算解放也不能只抓財務,更重要的是文化:核心員工的問題是老板滋養出來的,困境的時候,老板要帶著高層突破
參會者感受
(1)這是一場頂級的頭腦風暴。
(2)經驗的分享對自己管理能力的提高特別重要。
(3)新鮮,今天賺到了,非常真實非常現實,對企業未來的經營很有幫助。
(4)真人真事,干貨。
(5)不同的行業,不同角度的眼睛,收獲更多觀點。
(6)企業家是孤獨的人,是企業的老大,在私董會上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7)群策群力,無私包容。
微觀私董會是什么
是學習切磋的地方,是分享經驗的地方!
是輕松自在的地方,是尊重規則的地方!
是坦誠互信的地方,是打破思維的地方!
是反思自己的地方,是有始有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