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這在我國,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酒桌文化,雖然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煙民依舊不少。那么,今天主要來聊一聊“吸煙對血脂的影響,戒煙在改善血脂異常方面確實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個話題。
吸煙除了是肺部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以外,它其實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會影響到人體脂代謝而導致脂代謝發生一系列變化,它可能通過多種機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煙草,含有多種化合物,而其中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主要是一氧化碳和尼古丁,這兩者已經是有相關實驗證明是可升高甘油三酯的。
尼古丁會刺激到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導致游離脂肪酸增加,游離脂肪酸大量涌入肝臟,從而刺激到肝臟大量合成甘油三酯(TG)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最終導致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升高。
而我們常說的好的膽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它的主要載脂蛋白(ApoA)部分是來自于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的分解,所以當肝臟里面的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的合成增加了的話,會使得載脂蛋白(ApoA)分解增加,這樣就會導致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水平下降。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以使外周組織里過量的膽固醇轉移到肝臟中,在肝臟中進行脂代謝后排出體外,這樣就會減少過量的膽固醇聚集在動脈壁中,對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有益的,所以當血漿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就會使得動脈壁聚集的膽固醇增多,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使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增加。保持正常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可以顯著地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危險,而大量的吸煙則會降低血漿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增加患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除了自己吸煙會影響到血脂水平以外,被動吸煙,也就是吸“二手煙”,同樣也會影響到血脂水平。所謂二手煙,就是吸煙者吐出的煙霧,據相關的研究表明,二手煙產生的有毒物質可能對身體傷害更大。吸二手煙除了可能會引起身體發生脂質代謝紊亂、增加血液粘稠度以外,隨著二手煙嚴重程度地不斷增加,相應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的比例也會不斷增加,這樣就會使得其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
經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現在也是公認的停止吸煙是可以改善血脂狀況,降低血脂異常,從而降低冠心病發生的風險。戒煙一年,其危險度可以降低50%,所以說,不管你是否存在有血脂異常的情況,建議都應該戒煙或者說減少吸煙,雖然說冠心病可能大多要年齡大一點才會表現出來,但是早預防,早點去掉這個吸煙的風險因素,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吸煙##長城心腦血管健康周##冠心病##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