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常用非處方中成藥之
小兒咳嗽
小兒咳嗽是一種防御性反射運動,可以阻止異物吸入,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的積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繼發感染 。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癥均可引起咳嗽。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臨床上除咳嗽外,還常伴有胸痛、嘔吐及氣急等癥狀。
中醫認為形成咳嗽的病因: 感受外邪:小兒冷暖不知自調,外邪致病,首犯肺衛。肺主氣,司呼吸,肺為邪侵致氣機不宣,肅降失司, 肺氣上逆,則為咳嗽。風為百病之長,常夾寒夾熱,故小兒咳嗽外感又有風寒、風熱之別。 肺脾失調:小兒飲食失調,脾積生痰,上貯于肺,致肺之清肅失司而發為咳嗽。或稟賦不足,素體虛弱,外感咳嗽日久不愈,進一步耗傷肺之氣陰而致內傷咳嗽。
l 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
l 小兒止咳糖漿
l 小兒宣肺止咳顆粒
l 小兒清肺化痰顆粒
l 解肌寧嗽丸(片、口服液)
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
[藥物組成] 麻黃、金銀花、苦杏仁、板藍根、石膏、甘草 、瓜蔞。輔料為:乙醇、蔗糖
[功能主治] 宣肺、清熱,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
①顆粒:開水沖服,2歲以內一次1克,3至4 歲一次1.5克,5至7歲一次2克,一日3~4次。
②口服液 :口服,2歲以內一次5毫升;3—4歲一次7.5毫升,5—7 歲一次10毫升,一日3-4次。
[注意事項]
1.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2.嬰兒及糖尿病患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高血壓、心臟病患兒慎用。脾虛易腹瀉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本品是以清宣肺熱,止咳平喘為主,可以在小兒發熱初起,咳嗽不重的情況下服用,若見高熱痰多,氣促鼻煽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5.發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院就診。
小兒止咳糖漿
[藥物組成] 甘草流浸膏、桔梗、橙皮酊、氯化銨。輔料為 蔗糖、苯甲酸鈉。
[功能主治] 祛痰,鎮咳。用于小兒感冒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 口服。二至五歲一次5毫升,五歲以上一次5~ 10毫升,二歲以下酌減;一日3~4次。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本品含氯化銨。肝腎功能異常者慎用;消化性潰瘍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者均應慎用。糖尿病患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小兒宣肺止咳顆粒
[藥物組成] 麻黃、竹葉防風、西南黃芩、桔梗、芥子、苦杏仁、葶藶子、馬蘭、黃芪、山藥、山楂、甘草。輔料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 宣肺解表,清熱化痰。用于小兒外感咳嗽,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黃黏稠、咳痰不爽。
[用法用量] 用溫開水沖服,一歲以內一次1/3袋,一歲至 三歲一次2/3袋,四歲至七歲一次1袋,八歲至十四歲一次 1.5袋,一日3次。3天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藥3天癥狀無改善或服藥期間癥狀加重者,應及時就醫。
小兒清肺化痰顆粒
[藥物組成] 麻黃、石膏、苦杏仁、前胡、黃芩、紫蘇子(炒 )、葶藶子、竹茹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兒肺熱感冒引起的 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周歲以下一次3克,1~5歲一次6克 ,5歲以上一次9~12克,一日2~3次。
[禁忌] 糖尿病患兒禁服。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嬰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患者均應慎用。脾虛易腹瀉者慎服。
4.風寒襲肺咳嗽不適用,癥見發熱惡寒、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等。
解肌寧嗽丸(片、口服液)
[藥物組成] 紫蘇葉、前胡、葛根、苦杏仁、桔梗、半夏(制) 、陳皮、浙貝母、天花粉、枳殼、茯苓、木香、玄參、甘草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兒頭痛身熱,咳嗽痰盛 ,氣促,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
①丸:小兒周歲一次半丸,二至三歲一 次1丸,一日2次。
②片:周歲一次1片,二至三周歲一次 2片,一日2次。 口服液:小兒3周歲以內,一次2-5毫升,3-12周歲,一次 5-10毫升,一日3次。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不可同時服用補益中成藥。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可用溫開水化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