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酸的生成與代謝知識:
尿酸由細胞分解代謝產生的嘌呤核苷酸(90%)以及食物中的嘌呤(10%)在肝臟經過多種酶催化代謝形成尿酸,2/3由腎臟排泄/1/3由消化道排泄,尿酸經腎小球濾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未吸收部分從尿液中排出。
二:高尿酸血癥HUA病因:
HUA是因體內尿酸生成過多和排泄過少所致
1:尿酸生成過多:①原發性尿酸生成過多:尿酸生成過程中酶數量及活性增加或抑制尿酸生成酶數量和活性降低,酶的缺陷與基因變異有關。②繼發性尿酸產生過多: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多發骨髓瘤/淋巴瘤及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大量細胞破壞致核酸代謝加速導致繼發高尿酸。
2:腎尿酸排泄減少:①原發性排泄減少:腎病變如腎小球病變導致尿酸濾過減少和腎小管病變導致尿酸分泌減少;②繼發性排泄減少:利尿劑特別是噻嗪類,其他藥物如阿司匹林、吡嗪酰胺、左旋多巴、乙胺丁醇、乙醇等也可干擾腎對尿酸排泄;體內有機酸增加如酮酸、乳酸可競爭性抑制腎小管尿酸分泌。
三:發病機制:
尿酸鹽濃度超過血液或組織液飽和濃度420 umol/l(不分性別)時尿酸鹽結晶析出,尿酸鹽晶體可直接黏附沉積于關節局部及其周圍軟組織、腎小管、血管等部位,趨化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后釋放致炎癥因子及金屬蛋白酶9/水解酶等,引起關節軟骨、腎臟以及血管內膜等急慢性炎癥。
四:臨床表現:
高尿酸血癥者最常見表現為痛風性關節炎,但長期HUA可致多器官損傷,如并發腎病變(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尿路結石病)、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高血糖等。
五:診斷:
高尿酸血癥(HUA):無論男女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umol/l。
痛風:HUA者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關節局部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和組織破壞。關節B超檢查:關節腔內可見典型的“暴雪征”和“雙軌征”,具有診斷價值。關節內點狀強回聲及強回聲團伴聲影是痛風石常見表現;雙能(源)CT:特異性區分組織與關節周圍尿酸鹽結晶,具有診斷價值。
亞臨床痛風:HUA者如影像學發現尿酸鈉結晶沉積或痛風性骨侵蝕可診斷。
尿酸性腎病:尿酸鹽在腎臟沉積引發急性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或腎結石。
(注:HUA和痛風是一個連續的病理過程)
六: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一):生活方式控制(治療核心包括:飲/食、運動/減肥)
1:飲食結構調整:低嘌呤飲食觀念需要更新,不能單純以嘌呤含量來界定食物的選擇,目前強調每日飲食嘌呤含量控制在200 mg以下:
①食物建議:避免吃:動物內臟、甲殼類、濃肉湯和肉汁、酒(急性發作期和慢性痛風石者)。限制吃:紅肉、魚、含果糖和蔗糖的食品、酒(尤其是烈酒和啤酒)酒精總量男性<28g/d/女性<14g/d。鼓勵吃:雞蛋1個/d、脫脂或低脂奶制品(300ml/d)、低生糖指數谷物(粗糧/豆類)(注:豆類及豆制品因加工方式不同而嘌呤含量各異,不推薦也不限制豆制品攝入如:豆腐)、新鮮蔬菜500g/d。
②蔬菜及水果:蔬菜:鼓勵新鮮蔬菜500g/d;水果:含果糖的水果明顯增加血尿酸水平增加痛風風險,因富含鉀元素及維生素C可降低痛風發作風險,可食用含果糖較少水果如草莓、櫻桃、桃子、 菠蘿、西瓜等。
③飲品:每日飲水>2000ml(包括茶和不加糖咖啡)。避免飲含果糖飲料和含糖軟飲料、果汁和濃湯。飲酒:痛風急性發作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避免飲酒;痛風間歇期尿酸水平達標后仍應控制酒精攝入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男性<28g/d/女性<14g/d(1個酒精單位≈14g純酒精)。
2:運動及減肥:
①規律運動:可降低痛風發作次數,鼓勵HUA者堅持適量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 min(30 min/d×5 d/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運動中應當避免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誘發痛風發作。② 肥胖:體重增加HUA者痛風風險,減體重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議HUA者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BMI 18.5~23.9 kg/m2)。
鐵營醫院急診內科(李雪峰)2022.2.6(個人總結,僅供參考,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