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鈣,畢竟大家都知道,缺鈣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還會引起中老年人的骨質疏松。
但是比起鈣,還有一個元素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如果體內缺乏,就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這個元素就是鉀。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鉀到底對人體有多重要?哪些信號的出現,說明需要補鉀了?
體內的鉀絕大部位存在于細胞內,細胞外液中鉀離子的濃度則很低。在細胞的新陳代謝中,鉀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學功能,對維持細胞膜電位以及細胞活化增生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鉀可以參與細胞內糖的代謝。糖的吸收、在細胞內氧化、ATP的生成及糖原合成等均需鉀的參與,而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內合成糖原,并抑制糖原分解。所以在發生高血鉀時,注入葡萄糖和胰島素能糾正高血鉀危象。
鉀對于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也有著重要作用。當大面積燒傷或者肌肉擠壓綜合癥造成大量肌肉組織損傷時,蛋白質分解過多,鉀離子被釋放出來使血鉀濃度升高。同時,燒傷會導致大量液體外滲或擠壓腎,是血液循環障礙而引起少尿無尿,血鉀升高。
鉀還維持細胞內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的調節。鉀離子是細胞內重要的陽離子,對于維持細胞內滲透壓起著重要的作用。
血鉀的變化的酸堿平衡密切相關。血鉀過高,細胞外液中鉀離子增多,為維持細胞內電中性,氫離子向細胞外移,使細胞外液氫離子增多。所以當腎小管上皮細胞排鉀性增強,就容易形成高血鉀性酸中毒。
另外,神經肌肉的正常應激性也離不開鉀離子。神經肌肉的正常應激性地維持依賴于一定濃度的血清鉀。鉀離子濃度過高可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血鉀過低,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甚至麻痹,出現肌肉無力的現象。
并且,鉀離子對于維持正常的心肌收縮運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血鉀過高,那么心肌被抑制,心臟停止于舒張期。反之,血鉀過低,則會使心跳停止于收縮期,出現心率紊亂的現象。可見,鉀離子、鈉離子和鈣離子的適當比例,對于維持心臟正常舒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鉀還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鉀水平增高時,促進胞膜上的鈉離子-鉀離子-ATP酶及鈉離子-氫離子-ATP酶活性增高,使胞內鈉離子和氫離子外流增多,鈉離子-鈣離子交換增加,導致鈣離子活性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張,血管阻力下降。
還有研究發現,補鉀還可抑制鈉離子的重吸收,腎小球濾過率增強,促進鈉離子排泄,血容量降低,血壓下降。因此,鉀攝入量提高,可通過激活鈉離子-鉀離子泵和開放鉀離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細胞超極化,降低交感神經敏感性,促進血管舒張,血容量降低,進一步降低血壓。
由此可見,鉀在人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臟跳動、神經-肌肉活動、呼吸等生理功能,都需要正常濃度的鉀離子來維持。當體內的鉀含量不足時,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癥狀來提醒我們。
引起體內鉀含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有:鉀的攝入不足,例如禁食或不能進食,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使血鉀濃度下降;鉀排出過多,例如嘔吐、腹瀉、胃腸減壓,利尿不補鉀,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或者大量鉀向細胞內轉移,例如燒傷愈合期,堿中毒,注射胰島素等。出現以下信號,就要小心缺鉀:
1、疲憊、無力
當體內鉀含量過低時,比較常見的癥狀就是疲勞乏力和精神不振,嚴重者甚至會表現出抑郁或者幻覺。這是因為鉀具有維持神經和肌肉正常功能的作用,如果體內鉀含量不足,就會導致神經和肌肉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出現上述癥狀。
2、抽筋
鉀會調節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并且還能影響神經-肌肉間的相互協作,同時幫助肌肉收縮。當人體缺鉀時,就可能會引起機體神經-肌肉系統功能的紊亂,從而出現肌肉痙攣和疼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抽筋。
因此,當身體經常出現抽筋的情況,不應只考慮缺鈣的問題,也應警惕身體是否缺鉀。
3、消化功能紊亂
缺鉀會引起人體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紊亂的癥狀,這也跟鉀離子協調神經-肌肉的功能有關。鉀含量的不足會引起消化道平滑肌的紊亂,從而引起各種消化道癥狀。
4、心律失常
正常濃度的血鉀,對維持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起著重要作用,細胞膜內外鉀離子的變化,特別是細胞膜外鉀離子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心肌的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和不應性。
體內鉀濃度降低時,會使起搏細胞舒張期除級速度增加,并且能夠使非起搏細胞(心室肌細胞)成為起搏細胞。低血鉀引起心肌的自律性增加,出現各種異位心律,例如各部位的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
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鉀的補充,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應補充2000毫克的鉀,如果是為了預防慢性病,建議每天鉀的攝入量為3600毫克/天。由于鉀的性質比較穩定,不容易從食物中流失,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就能滿足日常所需的含量。
香蕉、橙子、哈密瓜等水果,土豆、紅薯、芋頭和山藥等薯類,各種雜糧,菠菜、芥藍、莧菜等綠葉菜之中鉀的含量都很高,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水果中,香蕉的鉀元素含量是最高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香蕉。
但是,如果想要補夠3600毫克的鉀,光靠吃香蕉是遠遠不夠的。選水果時,不能只看其中鉀含量的高低,還要看鉀營養素密度。
鉀營養素密度就是該食物中鉀含量除以熱量的值,以香蕉為例,100克香蕉中鉀的含量為256毫克,其熱量為93千卡,那么香蕉的鉀營養素密度就是2.75。如此計算,木瓜的鉀營養素密度為6.06,哈密瓜為5.59,橙子為3.31,都比香蕉高。所以不能只局限于香蕉這一種水果。
此外,土豆、芋頭、紅薯等薯類食物中的鉀營養素密度比較高,還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不僅可以補充體內的鉀元素,對于血壓的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包括小米、紅豆等雜糧,都是補鉀的優質食物。
蔬菜中也含有豐富的鉀,例如菠菜、香菜、莧菜、芹菜等,菌類食物中的鉀含量也比較充足,例如每100克口蘑中含鉀1655毫克,鮮蘑菇中鉀的含量為312毫克/100克。
在日常烹飪中,也可以選擇用低鈉鹽來代替普通鹽。1克低鈉鹽中就含有133毫克的鉀,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天遵循膳食標準攝入6克的鹽,那么僅低鈉鹽就能提供約800毫克的鉀。
需要注意的是,鉀的排泄主要是通過腎臟完成的,對于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一次性攝入過多鉀很有可能導致高鉀血癥,因此日常要注意鉀的攝入量。
鉀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對于神經、肌肉等系統的活動、維持機體酸堿平衡有著重要意義。鉀離子的缺乏可能會對全身造成損害,引起患者出現疲乏無力、消化系統紊亂、抽筋、心律失常等癥狀,甚至還會引起患者的昏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補充含鉀量高的食物,例如香蕉、橙子等水果、土豆等薯類、雜糧等食物可以有效補充體內鉀元素。若是某種疾病導致的鉀含量不足,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充鉀的藥物。
參考文獻:
【1】葉金蘭.鉀鈉飲食對高血壓人群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5(04):28-30.
【2】趙淑琳,賀鵬瑩.鉀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06(24):4440-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