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珠疼痛——夏枯草
諸骨鯁喉——威靈仙
吐瀉轉筋——木瓜
黃疸——茵陳蒿
油膩肉積——山楂
攝唾——益智仁(脾虛多涎)
回乳——麥芽(消脹)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烏梅
脾癉——佩蘭
夜盲癥——蒼術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歸源——肉桂
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川芎
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香附
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錢草
氣虛欲脫,脈微欲絕——人參
亡陽證(回陽救逆)——附子
2.安胎
行氣安胎——紫蘇、砂仁
清熱安胎——黃芩、苧麻根
補肝腎安胎——桑寄生、杜仲、續斷、菟絲子
涼血止血安胎——苧麻根
溫經安胎——艾葉
固經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斷續
養血安胎——桑寄生
益氣安胎——白術(健脾)
3.開竅
祛痰開竅——皂莢
清熱息風、解毒止痙、化痰開竅——牛黃
解郁清心——郁金
寧心、祛痰開竅——遠志
開竅藥——麝香、冰片、蘇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葉、秦皮、羚羊角、車前子、決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膽
補肝腎明目——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
平肝明目——桑葉、菊花
5.利咽
利咽開音——蟬蛻、桔梗、訶子
清熱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陽(適應癥不同)
中氣下陷(脫肛、子宮下垂)——柴胡、升麻
中氣下陷——黃芩
升陽止瀉——葛根
7.頭痛
太陽(巔頂)——羌活、藁本、蔓荊子
陽明(前額)——白芷
少陽——柴胡
太陰——蒼術
少陰——細辛
厥陰——吳茱萸
8.胸痹
通陽散結——薤白、枳實
寬胸散結(結胸)——瓜蔞
9.癰
肺癰——魚腥草、蘆根、穿心蓮、敗醬草、桃仁、桔梗、貝母、巴豆、瓜蔞、薏苡仁
腸癰——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蔞、 大黃、芒硝
乳癰——蒲公英、川貝母、瓜蔞
10.清虛熱又清實熱——知母、黃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區別于秦皮)、胡黃連
11.通鼻竅——蒼耳子、細辛、辛夷、白芷
12.截瘧——青蒿、生首烏、常山
13.平補陰陽——菟絲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肺癆咳嗽——百部
16.寒熱往來——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補肺脾腎——山藥
19.安神——丹參、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棗、茯苓
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參、黃藥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貝母、浙貝母、白附子、連翹
21.癭瘤——昆布、海藻、黃藥子、半夏、浙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