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相思·蟬
時令轉涼,今夜忽不聞蟬鳴,感嘆蟬之生命何其短暫!
不管生涯難滿歲,旦和暮、歡聲沸。要人曉、心寬愁便退。一曲也、風兒醉;再曲也、云兒醉。
飲盡風煙何有淚?恨好調、無人對。月光冷、枝頭寒露碎。歡盡了、休回味;悲盡了、休回味。
當外物在某一點上給人感觸,便會激發出創作的沖動。這首詞給人的感覺是一氣呵成的,以蟬短暫的一生道出人生幾多感慨,讀來引人深思,亦令人喟嘆唏噓。
開拍即寫蟬不管生涯多么短暫,一樣從早到晚地歡唱,暗示其樂觀的心性。由此起興生發出“要人曉、心寬愁便退”之感,意味深長。人生在世,亦是如此,如果心寬,憂愁便消。結拍“一曲也、風兒醉;再曲也、云兒醉。”以循環反復之語顯示出蟬兒自在高鳴的情態,亦是借物抒懷,表達自身的人生觀。
過片句“飲盡風煙何有淚?”塑造了一個歷經人生風霜而看淡紅塵的形象,因為淚水早已經被風干,不會再輕易地流淚,恨只恨自己的好調無人欣賞,無人對唱。“恨好調、無人對。”道出了曲高和寡、知音難尋的一種隱恨。因恨而倍覺“月光冷、枝頭寒露碎”,進一步營造凄清之境,以景渲情。既然高枝鳴唱無人以對,且隨他去吧:歡盡了、休回味;悲盡了、休回味。此結拍暗含一種無奈,順其自然之心態盡在其中。過往的一切都不去回味,因為回味亦是徒勞。喜也好,悲也罷,就讓這悲喜故事隨著歲月一起風干吧!只要在短暫的生涯里曾經唱過人生的樂章就已經足夠。
作者以情貫穿全詞,蟬的鳴唱濺起了詞人情感的波瀾:由聽蟬而悟心寬,到淡漠紅塵,進而恨無知音,最后再回歸平靜。雖然說詞以情長,但在以情推進的同時,人生之理亦含其中,情理雙線導入,從而完成了蟬這一形象的塑造,并在蟬的身上體現了自我的情志——一個追求精神高潔、于詩詞世界里自在吟唱的歌者形象呼之欲出,給人以一定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