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鵝世界精彩視頻WIFI下觀看
會同新聞網1月12日訊(記者 何樂川)1月7日下午,筆者聽說退伍軍人石奇勇、梁劉成等人,在會同鷹嘴界腳下的團河鎮向陽村豎旗沖創辦了湘西南地區最大的養鵝基地,便前往豎旗沖一探究竟。
鷹嘴界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中國南方“綠洲”核心地帶,這里山高林密、古木參天、云蒸霞蔚、流水潺潺,是瀕危遠古植物的最后藏身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諾亞方舟”、中國南方唯一的“印第安部落”和七葉一枝花、白芨等名貴中藥材原產地,有“遺落在塵世間最后的生態部落”、“中國南方生物基因庫”和“小張家界”之稱。走近山口,老遠就看到一群群白鵝憨態可掬地在田地里追逐奔走,有的在溪邊上閑適散步,有的在水塘里歡快游弋。忽見陌生人闖入,紛紛扯著脖子扇著翅膀驚叫著避走遠處。
據石奇勇介紹,他們之所以創業養鵝,是因為看準了鷹嘴界純凈優美的生態環境和鵝的養殖“錢”景。他說,鵝全身是寶。鵝肉鵝肉味甘平,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之效,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營養健康食品和中醫食療上品。鵝肝質地細嫩、風味鮮美,為補血養生的最佳食物,歐洲人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并列為“世界三大珍饈”,同時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 鵝蛋富含磷脂,常食鵝蛋可提高人的記憶力,寒冷時節食鵝蛋可補益身體,防御寒氣對人體的侵襲。鵝毛可用制作羽毛球、保暖被服、工藝品等,甚至還可入藥。就連鵝糞也是農家之“寶”,既可作肥料,鵝魚套養時還可作魚食,降低養魚成本。目前,一只成鵝宰殺分類后可賣到100多元,如果加工成熟食則利潤更高,并且鵝因食草,兩只鵝的飼養成本比一只鴨還低。然而經過調查,石奇勇等發現,全市沒有一家像樣的規模養鵝場,而全市僅餐飲行業每月就有2萬只左右的消費量,因而售鵝商販不得不到貴州、湖北甚至更遠的地方收購,從而更加堅定了他們養鵝創業的信心。
“即使利潤低一些,也要堅持品質至上的理念不變。”自2010年永新鵝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石奇勇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也落實在行動上。“雖然鵝對氣候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抗病力強、疾病少風險小,養殖周期短(一般75天左右),有見效快、收益高的投資優勢,但要堅持純生態方式養殖,熟悉鵝的生活習性和飼養技術,還是得下點功夫”,石奇勇說,“養鵝首先要選擇生態環境好、人家少、交通方便、地勢較平坦、水質好且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是山谷地帶,這樣既方便牧草播種,又便于管理。其次在飼養用料方面,需嚴格把關,要讓人們吃到綠色環保的生態農產品,抓用料就是抓源頭。永新鵝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多年來一直堅持用牧草、玉米、谷物養鵝,配以豆粕、米糠……”
忍住!忍住!啊~我忍不住了!
2013年,合作社銷售成鵝近4萬只,純利潤達40余萬元,取得了規模養鵝的初步成效。
目前,該合作社主要以飼養蛋鵝銷售鵝蛋為主,鵝蛋淡季日產兩三百枚左右,旺季日產可達八九百枚。為帶動更多群眾致富,該社去年積極響應黨的精準扶貧號召,以每只交10元保證金(鵝蛋銷售時退還)的方式發動吊塘村群眾領養幼鵝,并由養殖戶與合作社簽訂合同,養殖戶負責養殖場地、設施和勞動力,養殖大的種鵝及鵝蛋由合作社回收。要求養殖戶為保證生態養殖,嚴禁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藥品,不得亂用飼料和疫苗,不得使用激素催蛋、催肥,并做好蛋鵝飼養和產蛋日記。該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按統一蛋鵝品種、統一飼養方式、統一飼料、統一用藥、統一銷售的“五統一”方式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合作社蛋鵝現常年存欄量近4000只,已成為湘西和湘西南地區最大的蛋鵝養殖基地。
打飯啰,排隊,排隊!!
談到未來發展規劃,石奇勇慷慨激昂、信心滿懷。他說,合作社計劃以團河向陽、吊塘為中心,發揮楊秀軍、楊愛成、胡榮松等“養鵝達人”示范效應,輻射周邊鄉村,以點帶面進行蛋鵝養殖推廣。為進一步壯大養殖規模,他已在鷹嘴界周邊仔細考察,認為團河官舟、盛儲,若水魯沖、坡塘,灑溪陡坡等村不僅地理集中連片,便于管理,而且生態良好、環境優越,適宜作為養殖基地拓展方向。今年開春后,即著手發展今年首批6至8戶土鵝養殖戶,春節返鄉希望回家創業者可與其聯系(聯系電話15096230119)。
合作社將逐步把蛋鵝養殖和商品鵝養殖結合,試行鵝魚原生態套養,豐富純綠色養殖產品。并為便于放牧,加盟合作社成員計劃每戶只發放鵝苗300至500只,不盲目追求“大批量”“大數據”,以保證產品品質。吊塘村蛋鵝養殖計劃從目前的近2000只擴大到4000只,每天產蛋量達1000至1500枚左右;傾力建設環鷹嘴界、常年鵝存欄量達4萬只(其中種鵝1萬只)、一天能出品商品鵝一車(2000只左右)規模的純綠色生態鵝生活王國,打造與新晃黃牛、芷江鴨齊名的地理標識與會同生態商品名片,形成湖南最大的蛋鵝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