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的日子有多銷魂?原配與小三當街撕逼的戲碼在現實中不斷上演。“何不都娶回家,雨露均沾,畢竟家和萬事興嘛!”這是眾多男同胞敢想不敢言的夢想。那么恢復“一夫多妻”在今天是否可行呢?下面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古代,一個男人娶多個老婆,這叫“媵婚”,意思是娶媳婦時,陪嫁的妹妹或者侄女也跟著嫁過來。簡言之,“小老婆”或小三是由“小姨子”演化而來。
相傳堯將二女嫁于舜,大女兒皇為舜的正室妻子,其妹英為媵。即使是同一個爹,兩位地位卻完全不同,一個是明媒正娶的主子,一個是陪嫁的奴才,買一送一酬賓得來的。妻、媵身份懸殊,至于妾,地位就更卑微了。因此,中國只有“一夫多妾”,卻沒有過“一夫多妻”,也談不上“恢復”二字。然而,可以暢想一下,“一夫多妻”會是怎樣一種場景。要說最有資格撩騷的當屬財力、精力過人的皇帝老子了。
二、一夫多妻,地位不分伯仲,每一個媳婦兒都要明媒正娶,每一個都是皇后待遇,如果是以每月娶一位的速度計算,后宮佳麗三千,皇帝得持續娶250年。
因此,《世界史》這樣說:“在古老東方的一個神秘國度,那里的君王一生都在重復一件事:結婚!娶皇后,規格高,彩禮重,國庫被掏空是分分鐘的事兒。
皇帝結婚,普天同慶,每月放假便成為例假。皇帝、太子結婚還要大赦天下,剛判了死刑,好棒!不用死啦!
皇后多了,國丈自然就多,試想皇上每日上朝,剛沖老丈人點完頭,就到了傳午膳的時辰了。今天剛紅衣娶了王皇后,明天一大早就得換上白衣參加李皇后他爹的葬禮,一個整日穿梭于“紅白事兒”的皇帝是怎樣一種體驗?
因為都是皇后,恩寵一樣,根據各位皇后的大姨媽時間,敬事房排出個順序表,皇上按“值日表”輪流上班,打卡上班的皇帝,夜生活該有多苦逼!
都是皇后,誰也沒資格管誰,“一丈紅”也沒地兒賞。試想甄嬛、華妃、安陵容、沈眉莊青一色的皇后,估計皇上活不到大皇子出生,就駕鶴歸西了。
一夫多妻,皇帝都玩不轉,更何況王公大臣,至于平民百姓一言以蔽之:娶不起。
三、一夫多妻,放在現代社會如何呢?首先彩禮、婚房的花銷翻倍,作為男人的你準備好了么?妻子眾多,性生活不患寡而患不均,內訌怎么辦?你力不從心時,會不會某天有一頂大綠帽從天而降?眾多兒子中,好像有那么幾個不像你……
因此,不實行“一夫多妻”,其實是保護了男人的利益。一旦實行,權貴、有錢人將娶妻無數,而廣大普通群眾則一妻難求。
另外,并非所有的女人愿意與其他女人分享一個男人!韋小寶的女人能,為什么段正淳的女人就不能?因為韋、段的女人檔次不同,韋小寶的女人以江湖草莽居多,沒見過大世面,而段正淳的女人以名門之后居多。
共侍一夫,沒有女人真正的心甘情愿,那只是在渣男配渣女的前提下實現的。如此下去,從遺傳學角度,不利于社會的發展。
縱觀古今,“一夫多妻”在現代社會更加難以實現,其最大的問題,不是麻煩,而是隱患。不畏多,畏亂、畏不治、畏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