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科創板新股IPO可采取“綠鞋機制”。
所謂綠鞋機制,官名“超額配售選擇權”,即發行人應授予主承銷商超額配售股票并使用超額配售股票募集的資金從二級市場競價交易購買發行人股票的權利。
超額配售選擇權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科創板新股上市后的波動,本文為各位簡單介紹科創板的超額配售選擇權。
有2點各位需要了解,根據《實施辦法》:
1)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數量不得高于首次公開發行數量的15%。
2)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期限為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0個自然日,或累計購回股票數量達到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數量限額的5個工作日內。
以晶晨半導體為例,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其IPO擬發行不超過4112萬股,但附加了上限為15%的超額配售部分。
也就是說,當出現超額認購時,主承銷商有權在4112萬股的募集規模上,向投資者多賣4112*15%=616.8萬股。
為方便計算,假設晶晨半導體發行價格為10元/股,則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主承銷商從投資者手中多募集了616.8*10=6168萬元。
假設出現2種情況,1)股價較發行價上漲50%,至15元;2)股價較發行價下跌50%,至5元。
第一種情況下,由于股價出現上升,主承銷商可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要求發行人進行增發616.8萬股股票,將616.8萬股股票交付給超額配售的投資者,同時將超募的6168萬元資金交付給發行人。主承銷商按照超募資金的百分比提取傭金。
在這種情況下,各方情況如下所示:
在該情況下,股價上漲,但是由于發行人增發了股票,實際上會稀釋股權,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二種情況下,股價下跌至5元,此時主承銷商不需要發行人增發股票,而是可以從二級市場直接買入616.8萬股,并交付給超額配售的投資者。由于二級買入的成本僅5元,而超額配售投資者的買入價為發行價10元,則主承銷商可以獲利(10-5)*616.8=3084萬元。
在該情況下,各方情況如下所示:
在該情況下,股價下跌,但主承銷商會在二級市場買入不超過發行量15%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維護股價的作用。
科創板的IPO制度,無論是網下打新占比提升,還是本文介紹的超額配售權,都可以看出監管對于“穩”的訴求。
對于科創板,各位在樂觀的同時務必也要意識到其背后依然存在風險,失去了23倍市盈率的隱性保護后,科創板上市后股票的波動可能會比想象的要大,在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的背景下,希望各位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