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酵素,隨處可見的資料中都顯示酵素就是酶,酶就是酵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那酵素真的是酶嗎?本著刨根問底的原則和一絲不茍的態度,讓我們開扒酵素和酶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近年來在日本和我國的臺灣地區,“酵素”成了電視、廣播和新聞的熱門話題。很快,在我國“酵素”也風靡起來,成為保健食品的新寵。中國生物發酵制品協會在去年年底還召開了大會成立酵素制品分會,在這里,小編非常自豪地告訴大家,康大萬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酵素分會理事單位哦!
而在2016年9月份上海舉辦的國際發酵制品展覽會上,有關“酵素”的展位幾乎占到四分之一,參觀者人流擁擠盛況空前,“酵素潮”正向我們涌來。
查“酵素”一詞源于日本,據日本山內慎一所著《保健食品袖珍寶典》記述:“酵素在日本的原名譯成中文是“植物之酶的提取物”或“植物酶提取之精華”之意,是用小麥、米胚芽和大豆等植物原料,用乳酸菌或酵母發酵所制成的發酵食品,食之所以有益健康,主要是該提取物中含有黃酮類、植物色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成分,可消除人體中有害健康的活性氧。此外還得益于其中的乳酸菌和酵母的整腸作用,可抑制大腸中的腐敗和胺類等毒素的生成,以及植物原料所提供的各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元素等的營養作用。
這種“酵素”制品實際上就是和豆醬、啤酒、黃酒、醋、泡菜、葡萄酒和紅茶菌等十分相似的植物發酵制品,它們的制造離不開酶的作用,但其雖稱作“酵素”,卻不是那種作為生物催化劑——酶的“酵素”。在日本食用這種“酵素”抽提物已有很久的歷史,但不知何時起“植物酵素”被簡化成了“酵素”,以致引起人們誤解,認為這種“酵素”就是酶。
酶到底是什么?酶是生物細胞所產生的生物催化劑
酶是一種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在人體中存在著約5000種左右的酶,分別催化生命體生命活動的各種化學反應,生物界的一切物質同酶的關系如影隨形,生物物質的形成與消失,都是在相應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酶食品補充劑的健康效應主要是通過促進消化作用,改善腸道環境,節省體內酶量來預防不良生活習慣致病的發生。酶確實已被用作為食物補充劑。在歐美、日本,把各種消化酶作為消化藥物或食品補充劑已有多年,但這種酶是生物催化劑,同“酵素”卻是兩碼事。
酵素則是蔬果植物的發酵物,其保健功能來自植物原料經發酵后所生成的營養素,植物類功能性化學成分,黃銅、SOD等抗氧化劑以及酵素中的益生菌,酶類外添加的其他功能成分等。
酵素是由各種植物包括各種野菜、果實、植物莖根、菌菇、草本藥草以及動物機體組織等為原料,經酵母、醋酸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和霉菌等多種微生物發酵而成的制品,而并不是那種作為生物催化劑,我們稱之為酶的“酵素”。
“酵素”的制法是選用多種乃至上百種野菜、瓜果、谷物、堅果、植物根莖、蕈菇和藻類,以及丹參、杜仲、靈芝、葛根、三七、決明子、麥冬、枸杞、艾草和車前草等中草藥材等植物,雞內金、牡蠣、甲殼動物、龜和蛇等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伍加入高濃度糖液或蜂蜜,分階段在厭氧、好氧條件下用數種乃至數十種酵母、醋酸菌、乳酸菌、霉菌、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或EM(Effect Microorganism)等進行發酵,經數十日至數百日后,發酵充分的發酵物經過濾濃縮后,加入蜂蜜、低聚糖、維生素、木瓜醇、鳳梨酶和?;撬岬容o料制成成品,濾渣則經干燥粉碎,添加輔料后制成成品出售。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于酵素是否就是酶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酵素≠酶,小伙伴們可要分清楚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