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東夏國的存在還是因小說《鬼吹燈》,當時卻以為那只是作者因情節的需要而杜撰出的一個國度。
后出于好奇,網上搜了搜,才知史上還真有東夏國的存在,也記下了一個很陌生的名字:
蒲鮮萬奴。
對東夏國及
蒲鮮萬奴,文字可考的資料幾近于零,如今再有《鬼吹燈》的一番渲染,就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現在人們對
蒲鮮萬奴或褒或貶,莫衷一是,但能在那樣一個亂世,在宋、金、遼、元各個朝代的各種政治力量各樣人物紛紛粉墨登場,在錯綜復雜的角逐中能脫穎而出,能成就一番偉業,成為一個王國的創建者的肯定不是一個泛泛之輩,也必有其過人之處。
下面則是網上搜的一些關于
蒲鮮萬奴的資料:
蒲鮮萬奴(?--1233)金國人,女真族。
(1)1206年作為完顏賽不的副手,獻計擊敗南宋大將皇甫斌。
(2)1211年,參加野狐嶺會戰,大敗于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軍隊。
(3)1213年,
蒲鮮萬奴被任命為咸平(遼寧開原)路招討使,負責征討耶律留哥,次年又晉升為遼東宣撫使,成為金國在遼東的最高軍事長官,但兩次敗于耶律留哥。
(4)金國放棄中都(北京),遷都汴梁后,遼東失去與中原的聯系,
蒲鮮萬奴遂于1215年自立,10月稱王,國號“大真”,年號天泰。
(5)1216年,
蒲鮮萬奴降伏于蒙古,送其子帖哥至木華黎處為質。
(6)1217年,乘木華黎南下之際,
蒲鮮萬奴殺死蒙古監軍,起兵反抗,率部遷往圖們江流域,建都開元(今黑龍江省東寧,綏芬河一帶)。國土北起老爺嶺,南至今朝鮮黃海南道,東抵鯨海,西及張廣才嶺。。。此后一度與蒙古、高麗結盟,共同對抗耶律留哥殘部喊舍,并與蒙古保持了良好關系。
(7)1224年,蒲鮮萬奴乘成吉思汗西征未還之機,與蒙古斷交。
(8)1233年,窩闊臺遣其子貴由,率軍攻占開元,蒲鮮萬奴被擒(又說被殺),東真國滅亡。。。
東夏國(朝鮮史書稱其為東真國)是否隨著
蒲鮮萬奴的被殺而滅亡了呢?
少有的關于東夏遺址的考古發現對此提出了置疑。
元朝的疆域太廣袤了,位于遼東之隅的東夏后來是否又默默的存在了好多年呢?如是這樣,那么它又是如何滅亡的呢?關于東夏人們有太多的疑問,太多的疑問也吸引著人們去探究。。。
期待著更多考古發現能為我們解讀這些疑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