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安徽、江蘇兩省,歷史上本為一家,名為“江南省”——
江南省原為明朝南直隸地區,滿清入關后,廢除南京為國都的地位,而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撫衙門設于江寧府(今南京),清康熙初年,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改為江南省,其范圍大致相當于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
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清初江南一省的賦稅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占了全國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因江南省過于強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又把“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首字,稱為安徽省。
滄海桑田,歲月荏苒,幾百年后的今天,再看江蘇、安徽兩省,差距頗大,令人嗟然——
江蘇省2016年GDP總量76086.20億元,人均95259元,其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均高居全國各省第一,而且所轄13市皆為中國百強市成員。
而安徽省2016年GDP總量只有24117.9億元,人均39092元,與鄰省江蘇的差距頗大,而且16地市中,也就省會合肥和省內第二大城市蕪湖發展較好,省內第三的安慶,GDP只1400多億。
你覺得造成蘇皖兩省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