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國?
有人講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不否認。
人類歷史上,有過數不清的國家。數不清的原因并不是“多” ,是由于演化的紛亂,加上國家的概念本身也是變化的。無法進行精確的分析與統計。西周初年,國家一千余個,春秋時,剩不到十分之一,戰國時,大國只有“七雄” ,最后,秦并六合。一統天下。
中國,最初局限在中原一帶及周邊地區的范圍內。周以前的夏商呢?傳說時代,就更不清楚了。事情都有起源,國家也不例外。早期的“國”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些相對獨立,互不隸屬,彼此沒有明確界限的群落。一個部落的首領,特別優秀,經濟發達,軍事強大,能夠一呼百應,號召其他部落,成為各部落共同首領。遠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大抵如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亦然。
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中國的歷史應該從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開始。這以前有一個中國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秦以前的“中國”只是一個不帶政治含義的地理名詞。西周時為京師附近,春秋戰國時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又叫中原一帶。故,有些國家屬于“中國”,如晉(韓,魏),魯,宋,鄭,吳越,燕,中山,巴,蜀,然趙,齊屬于夷狄。
我認為中國分為兩個概念:一個是現今的中國,即大中國,今日之疆界,多民族,多語言的中國。另一個就是歷史中的中國,不斷變化著的中國,即小中國。許多讀歷史的人,在說“中國”時常犯糊涂。將這個詞的原意與國家兩個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兩個中國”的概念,有助于敘述的清晰。夏朝的版圖有多大?其疆域大約在現今山西河南,陜西三省交界一帶。商朝的版圖多大,其疆域大約在現今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交界一帶。西周的疆域,大約在現今西安至洛陽一帶。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周室已無疆域可言,在地圖上只剩下一座孤城。秦并六合形成中國歷代傳統疆域的基礎(大致即漢人十八省)疆域遠不能跟今日中國的巨大版圖相比。漢民族及南方眾多的少數民族,尤其是漢族,直至清末大量向關外移民以前,基本上都在這個范圍內。
所以我說,歷史上的中國,與現今的中國,不是一回事。中國的傳統疆域,與清至今形成的巨大版圖,不是一回事。這道理太簡單了,簡單到許多漢人都不愿意去陳述。寧肯想出各種復雜辦法去繞開它,回避它。為什么呢?因為歷史上有些地方本來不屬于中國,現在成為中國的領土,有些地方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后來卻劃給了別的國家,甚至獨立。這本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由于扯上了政治,事關領土與主權的完整),于是就講不清了。更不愿講清了。不斷的修改歷史,不承認歷史,結果必然是破綻百出。所以我說,歷史就是歷史,一旦扯上了政治,經過政治的粉飾,它就不是歷史了。為什么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造詣價值為高呢?因為他們都是私人修史,都是作者畢生精力寫成,無論是文筆還是獨立性都高于后世,而后世史書,大多官修,宣傳統治者思想的比比皆是,按照統治者的思想去寫,獨立性相差甚遠。史記,人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書,人稱:“讀漢書可以下酒”。三國志對后世的影響毋庸置疑。后漢書中的“贊”“論”,文學造詣極高,對人物的評價皆為經典中經典!
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他各自的起源,發展和形成過程,有的歷史悠久,有的短暫,但這不并不影響他們在世界上立足,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這樣面積與中國相接近的國家,其立國時間甚至不如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有的名義上還是“英聯邦國家”,然而并不動搖他們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事實是:歷史的悠久與主權和領土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論史,完全可以避開他們。
誰能代表中國?
現今的中國地圖,清楚地標明了中國歷朝歷代的國家疆域,編訂和劃分歷史疆域的時候,總是盡量將中國版圖劃得“大一些”,無外乎這樣幾種辦法:一是模糊的邊界,盡可能向外擴張,二是有爭議的地方,無爭議的收為我有,三是每個朝代的版圖,以這個朝代最強盛最龐大時的面積為準。四是將某些臣服,歸附的外藩,入賬算作中國領土。即使如此,我們仍可以看出疆域的變化,現今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形成的。
南北朝時期,前后三百年,是中國的大分裂時代,誰能代表中國呢?兩晉受禪于正統的魏,統一了秦漢傳統疆域,又以漢人為主體民族,“中國”合法性毋庸置疑。那么東晉十六國呢?五胡亂華,誰是正統?北方的五胡嗎?“五胡”最終都融入了漢族,算“中國”嗎?事實上,現在史學家都以南方的東晉為正統。
我以為,從某種角度講,在“小中國”中,由誰來代表中國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蒙元是中國歷史上的亡國時代,元朝能代表中國嗎?俄羅斯族、蒙古族、哈薩克等是今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但是在境外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民族國家,能叫他們中華民族嗎?若果是中華民族,那么這些已經獨立的民族國家是不是屬于中國呢?結果很顯然,不屬于。在這里一定要避免大漢族主義的思想。明確中華民族這一口號是政治概念,而決不能用來概括民族。讀歷史,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也是我的反復強調的。“中國”在歷史上曾是很多很多國家,也曾包括過很多國家。在我的觀念中,朝代才是真正的國家,離開朝代來談國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無論哪種標準,圍繞著“大中國”這一政治意義的國家概念來討論,最終都難自圓其說,陷入矛盾重重。如匈奴與漢,吐蕃與唐,是什么關系?期間的關系就是國家與國家的關系。朝代即國家,我們不能以后世的朝代來規范定義前朝,更不能虛擬一個超越各個王朝之上的“中華民族”來囊括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