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對康熙來說,是一場隱痛。空有天下之權力,卻只能坐視皇子們因為皇位而明爭暗斗,兄弟、父子離心。這款爭斗,也并沒有因為雍正的登基而結束,曾參與過九龍奪嫡的皇子們都遭到了清算,其中尤以八爺黨為甚。
康熙的幾個兒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禎,都是八爺黨,和雍正積怨甚深。所以受到的打擊也更甚旁人,不僅他們自身被打擊,也禍及身邊的人。
其中,九阿哥胤禟之母,宜妃就是一個例子。
宜妃
康熙生前,頗為寵愛宜妃。在康熙十六年被冊封為宜嬪,而此時的宜嬪還未生下皇子,就在康熙首次大封后宮中被封為七嬪之一。后宮的女人大都母憑子貴,而郭絡羅氏不依靠皇子就能率先獲得恩寵,可以看出康熙對她的寵愛。在康熙二十年封四大妃子的時候,惠宜德榮,宜妃也是其中一個。出征在外時,還會寫信給宜妃報平安,也會給宜妃帶一些外面的特產回來。《清史稿》記錄康熙對宜妃“圣祖甚愛之”,再《永憲錄》中也記載康熙對宜妃“眷顧最深”。
宜妃在康熙一朝地位尊榮,然而到了雍正朝,卻因為兒子的政治之爭,頗為凄涼。
宜妃有三個兒子,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胤禌。而九阿哥深陷于奪嫡之戰力,曾多次與當時的四阿哥,也就是后來的雍正發生過節。
宜妃
康熙駕崩時,正值宜妃病重無法行走,只好讓人抬著軟轎過去奔喪,因而遭到新登基的雍正訓斥,說她不敬先帝;就連雍正乾隆在尊封先朝妃嬪為太妃時,也把宜妃排除在外。這一切,都是受到了九阿哥的牽連。
雍正繼位后,宜妃就住在兒子胤祺府邸,雍正四年,九阿哥被圈禁而死,雍正十年,胤祺也病死了,也許是太過絕望,宜妃在雍正十一年就去世了,直到乾隆二年才得以入駐景陵妃園寢,得以徹底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