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下子講了和漢武帝有關的四個女人,本來接下來該講講漢武帝了。小編本來也是這么想的,但是事到臨頭,感覺漢武帝不太好寫啊。 他的帝王生涯太過漫長,他在這個位子上所扮演的,所承擔的,所做錯的,都非三言兩語講的請,你看,就連他的扮演者也這么多樣化。
依照前面幾篇女主的故事,仿佛漢武帝的打開方式是個渣男(好吧,確實是),但是其實漢武帝還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君主,他在位時期國力強盛,收復了匈奴,促進了大一統,是個不可多得的霸主,只是可惜晚年沉溺于修仙問道,追求長生不老,以至后來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漢武帝生于漢景帝前元年,母親是王夫人。相傳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漢景帝后,漢景帝說:“此貴征也。”劉徹還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后,劉徹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漢武帝只有一個同胞親姐-平陽公主。
本來劉榮是太子,劉徹是膠東王,但是因為多種原因,當然這個多種原因里和館陶公主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為臨江王,劉徹被改立為太子。事實也證明,劉徹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霸主。
景帝逝世后,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竇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漢武帝基之初,漢朝建立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漢武帝本想大展所長,但當時竇太后在朝中還很有威望,勢力頗深,兩人在見解上又多有不同,故而漢武帝很多想法在竇太后的壓制下都沒有實行。直到竇太后去世后。漢武帝才是真的迎來了他獨立的王朝生涯。
在政治上,他推行主父偃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候,削弱了地方集權,同時還設立了刺使,加強了中央集權。
思想上,他推崇儒術,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以儒家的“君主受命于天”思想統治國家,奠定了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儒家思想的地位也由此走上了一個新的制高點。
軍事上,漢武帝不再愿意以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作為和匈奴戰爭的解決方法,而是啟用衛青和霍去病之類的大將以軍事手段鎮壓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后,匈奴王庭遠遷漠北,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后來把西域并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可以說,漢武帝時期,從政治,思想,軍事等多方面上都開拓了新的局面,自春秋以來分散的局面,得以實現了全面的大一統。 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加上漢武帝在位時期的一系列政策,漢朝國力鼎盛,經濟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只是,晚年的武帝,沉溺于求仙問道,追求長生不老,曾經叱咤風云的霸主,卻被奸臣江充等人蒙騙以致鑄成大錯,因巫蠱之禍,公主慘死太子被逼叛亂后自殺,皇后衛子夫也選擇自盡晚年的漢武帝,霎時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王朝也因此受到極大打擊,一時不復之前的繁榮昌盛。
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冷,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后來寫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為冤死的太子建立了思子臺,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于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在離世之前,漢武帝為這個他付出了大半輩子心血的王朝做了最后一件事,即選定一個合適的繼承人。經過幾番思慮,他選擇了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為了防止子幼母壯的局面,還處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最后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為托孤,希望霍光能好好輔佐年幼的劉弗陵登上皇位。
劉徹去世后,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子,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還開辟了遼闊的疆域,擴張了國土,是喝不可多得的霸主。只是或許是在位時間太長晚年的武帝逐漸變得驕奢淫逸,貪圖享受,迷信方士,最后釀成大禍。其有功也有過,但總的而言,還是一個雄才偉略,開創了王朝新局面的偉大君主。而且其事后敢于在全天下面前發布罪己詔承認己誤,這種擔當也非一般帝王能及。
歡迎訂閱小D雜談,為您推送更多精彩資訊
文/小D 微信公眾號;小D雜談
前面推送的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的故事,有興趣的歡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