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中,豬八戒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散伙分行李!只要唐僧一被抓走,他十有八九要鬧著分行李回高老莊。
甚至是孫悟空也曾鬧著要散伙,比如在遇到紅孩兒時。紅孩兒變了一個被吊在樹上的孩子,孫悟空三番五次提醒唐僧那是妖怪,可唐僧不聽,非要孫悟空救紅孩兒。結果紅孩兒弄了一陣風把唐僧攝走了,這時孫悟空心灰意冷,說道:“兄弟們,我等自此就該散了!”
在唐僧的三個徒弟中,唯有沙僧沒有說過散伙兒的話,而是無論刀山火海都要跟著走,遇到再大的風浪也要保唐僧去西天。
沙僧為什么對取經這么熱心呢?難道是因為他一心向善嗎?非也,沙和尚在流沙河時,吃人無數,要說起善良二字,跟他真是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他之所以對取經這么熱心,完全是因為觀音菩薩給過他一個承諾。
觀音菩薩給唐僧安排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并給每個人都許下了一個承諾。
觀音去找孫悟空時,孫悟空已經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了,都快憋出內傷來了。觀音對他說:“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孫悟空一聽說可以從五行山下出來,管他三七二十一呢,馬上就答應了!
那觀音菩薩對豬八戒的承諾又是什么呢?她在福陵山遇到了豬八戒,對豬八戒說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觀音對豬八戒的許諾就是“脫離災瘴”,這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因而豬八戒也是三個徒弟里最不想取經的,三天兩頭鬧著要回高老莊。
那么觀音對沙僧的許諾又是什么呢?她在流沙河遇到沙僧,對他說道:“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對孫悟空的許諾是在佛門修正果,可猴子對當和尚的興趣并不大,如果不是為了從五行山下逃出來,他肯定不去取經!如果頭上沒緊箍咒,他半道上也早就跑了!
觀音對豬八戒的許諾就更空泛了,所以豬八戒成天只想回高老莊。
可是觀音對沙僧的許諾卻是實實在在的,不是當和尚,而是“復你本職”。沙僧的本職工作是什么?當然天庭的卷簾大將。觀音說得很清楚,只要他肯去取經,就能重回天庭當卷簾大將。
相比西天的戒律清規,天庭的生活才是《西游記》中的人最向往的。因而沙僧是最有盼頭的一個,因而也是最希望早日取得真經,回天庭繼續風光的一個。
但是,很顯然菩薩騙了沙僧,最終也沒讓他回天庭,而是在西天當了一個羅漢!
求沙僧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