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地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區域,承載了中國的歷史底蘊,從明清到今天,兩廣連接古今歷史。那么,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區域的兩廣地區,緣何為廣呢?我們知道,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
山西山東是太行山為界,那廣西廣東的廣是怎么劃分的呢?
據稱,廣東的廣的劃分是源于漢武帝劉徹在公元前111年統一嶺南時所下的圣旨。根據資料了解,最初的廣東與廣西即西漢時的廣信。
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中取出“廣信”二字命名;后來以此為界,廣信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這即“廣”之由來。“廣”字雖出自圣旨,但實是指桂江與賀江入匯西江之地域,故其內涵是兩江交匯的意思,這也是中國早有水文化意識的一個體現和佐證。
而后,宋朝建立,統一中國,設置廣南東路與廣南西路。廣南西路,包括今廣西全境、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廣西"之名即始于此。廣西曾發生過儂智高反宋戰爭。儂智高扼昆侖,占邕州,建立南天國。皇五年,北宋王朝平定這次戰爭后,便把廣西分為邕、宜、融三路,官署設桂州,亦稱靜江府。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后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