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二戰之后,越南戰爭是參戰人數最大的戰役之一,改變了世界格局。在這場戰爭中,美國軍隊使用了一種“化學武器”,直到如今,其危害還在持續。
1955年,越南戰爭爆發,參戰雙方分別是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支持的南越,蘇聯和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支持的北越。南越方兵力有南越85萬人、美國53萬人、韓國5萬人,而北越方兵力北越128萬人、中國17萬。
南越占據武器優勢,北越不得不轉入到敵后,因越南叢林較多,實行了游擊戰,常以偷襲為主,美軍對此苦不堪言。1962年,美軍為了扭轉戰局,策劃了“牧工行動”,主要內容是:向北越所在的森林和田野上噴灑落葉劑,將北越軍逼出森林,然后正面交鋒。
落葉劑是一種化學武器,因當時盛裝這種液體的容器是橙色,因此也被稱為“橙劑”。這種武器對農田和叢林破壞極大,美軍以為失去后期補給的北越軍會放棄游擊戰,進入城市與南越軍決戰,可惜事與愿違。
1971年,美國農業部專家通過檢測橙劑,得出一個解決:這種藥劑主要成分是二惡英,不僅僅能破壞農田、植被,當接觸人體后,更能帶來許多后遺癥,比如新生兒的生理缺陷。盡管取消了“牧工行動”,但是已經執行了9年,在這段時間內,美國空軍想越南叢林總計投放了7600萬升橙劑。
不僅如此,投放噴灑的濃度是專家測試時的13倍,導致550萬畝森林、1000萬畝農田被徹底摧毀。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以北越勝利告終,雙方合計死亡約150萬人,但是這種化學武器的后遺癥還在持續發酵。
戰后,從越南回國的美國老兵不斷出現各種健康疾病,比如皮膚紅腫、癌癥等,美國政府不得不成立專門的賠償基金會,用于對老兵們的保健計劃。而越南卻沒有這么好的運氣,截止到現在,有100萬越南民眾受到折磨,新生兒畸形率超高,還會有皮膚病、精神病等。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