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到《史記》帝王本紀,項羽的篇幅精彩絕倫,令人向往,可惜結局凄涼。不禁要想,如果項羽生在三國時期,最后能成就霸業嗎?
項羽和劉邦的楚漢爭霸,最終失敗,可能會有很多原因。諸如政治手段不如劉邦,沒劉邦無恥,不如劉邦會籠絡人心,軍事才能不如韓信,軍備物質供應跟不上等,但這些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項羽的心態,他從未想過稱帝,他夢想的是恢復春秋之前的分封制度。因為這樣的心態,就給項羽帶來了無數的災難。
1.楚漢兩大陣營的諸多謀臣將士都抱有君主郡縣制的想法,范增、張良、蕭何、陳平等等,項羽是分封主義者,而劉邦是徹底的郡縣主義者。
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君主都在加強中央集權,與春秋時期體制完全不同,其中以秦國為最。所以實行君主郡縣制,天下百姓已可以接受。
3.從鴻門宴來看,范增是想輔佐項羽取天下,而項羽盡管知道劉邦有稱帝的野心,但也需要劉邦在分封制下統治一方,認為只需要將劉邦封閉在交通不便的漢中就可以,所以沒殺劉邦。而范增是因為看到項羽真的沒有奪天下的野心,非常失望,才說出“豎子不可教也”。
4.項羽分封諸侯為王時候,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說明項羽只是想天下恢復到春秋諸侯時代,自己做為春秋霸主,各諸侯國聽從調令。所以都城只為彭城,而不是咸陽等地。
項羽強制扭轉歷史發展的主旋律,盡管對劉邦連續七十二勝,但僅一敗就一無所有,不得不說這是違逆歷史進程所受的懲罰。如果假設下,項羽生在三國時期,經過漢朝四百年郡縣制的沉淀,項羽應該沒有分封制的想法,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項羽是否能成就一番霸業呢?
項羽的武力應該當屬三國第一
1.項羽起義初期,個人武力殺秦會稽郡守殷通門下數十百人,這有史料明確記載。
2.項羽力能扛鼎。
3.項羽最后一戰時,二十八人對灌嬰騎兵數千,殺漢軍數十百人,身至東城,命令僅存的二十四人全部下馬步戰,這也有史料記載。
項羽的領軍能力也屬于上乘
1.巨鹿之戰,五萬對章邯二十萬。
2.彭城之戰,三萬騎兵破劉邦聯軍五十六萬。
拋卻分封制的想法,這樣的項羽才是完美的,三國的劉備、孫權、曹操能敵嗎?我認為項羽可以成就霸業,統一天下,至少可以與曹操劃江而治。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