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清朝歷史上出了好幾個癡情帝王,比如說將宸妃海蘭珠奉為一生至愛的清太宗皇太極,與董鄂妃??菔癄€的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他們都在歷史上書寫了自己的愛情篇章,而乾隆皇帝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風流天子和多情帝王,所以在他心中盛放著許許多多的女人,其中有一人我們不得不提,她是乾隆初年后宮的二號人物,被譽為“乾隆第一妃”,想必有些讀者已經猜到了,沒錯,她就是被謚為“慧賢皇貴妃”的高佳氏。
清朝自順治帝入主中原以來,后宮中逐漸涌現出大量的漢族妃子,當然她們都是漢軍旗出身,而對于有些身份尊貴的妃子,清朝皇帝一般會將其抬旗或者改姓,在姓氏后面加一個“佳”字較為常見,比如說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就屬于這種情況。而慧賢皇貴妃高佳氏也是一位漢軍旗出身的漢族女子,即高氏,高氏的父親高斌雖然是大學士,但是漢人官員在朝廷的地位實在不高且一般沒有多少實權。而且,高氏乃內務府包衣出身,家世背景還是比較低的,但是清宮規定,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女子須參加一年一度的選秀,所選秀女除少數可稱為妃嬪之外,大多數被分配到各宮擔任宮女。
雍正年間,高氏在內務府選秀中脫穎而出,被分配到了皇四子弘歷的潛邸中成為一名使女,高氏身為漢族女子,具有滿族女子所不具備的秀麗和修養,再加上她姿容姣好、善解人意,可以說具備成為一代后宮之主的潛力。果不其然,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皇帝親自頒下諭旨,將高氏超拔為寶親王弘歷的側福晉,可以看到,優秀的高氏從一開始就是被公公雍正帝認可的。
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剛繼位就將高氏母家由內務府包衣身份抬入滿洲鑲黃旗,在第一次冊封中,高氏被乾隆皇帝封為貴妃。當時乾隆后宮中并無皇貴妃,貴妃也僅有高氏一人,所以,高氏成為了乾隆初年后宮的二號人物,僅次于皇后富察氏,比后來的那拉皇后和貴妃蘇佳氏地位還要高。
通過史料可以發現,高氏一直身體不好,常年服藥已成為慣例,這也為她的不育和早逝埋下了伏筆,如若不然,如此受寵的高氏是不可能不為乾隆帝誕育皇嗣的。乾隆十年正月,高氏舊疾復發,這一次病情不容樂觀,乾隆皇帝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挽留愛妃的生命,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高氏去世前三天,在皇太后鈕祜祿氏的催促下,高氏被晉封為皇貴妃,三天之后,高氏便離開了人世。
高氏的離去對乾隆帝的打擊很大,他作了許多挽詩來悼念愛妃,并為其上謚號為“慧賢皇貴妃”,皇后富察氏聽聞之后羨慕不已,后來便請謚為“孝賢”。乾隆皇帝一共有五位皇貴妃,除了慧賢皇貴妃外,還有哲憫皇貴妃、純惠皇貴妃、淑嘉皇貴妃和慶恭皇貴妃。但是從排位來看,慧賢皇貴妃高氏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說,高氏無疑成為了“乾隆第一妃”,這也符合她在乾隆皇帝心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