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是中國古代帝后中有名的模范夫妻,她們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創下了一段帝后中的佳話。但是,長孫皇后只活了36歲,之后,唐太宗陷入對長孫皇后的思念之中不能自拔。這時,一位女子的出現填補了長孫故去的空白,她就是長孫皇后之外唯一被立傳的太宗寵妃徐惠妃。
徐惠妃是浙江湖州人,生于唐朝貞觀元年(627),當時,剛繼位的唐太宗正好是三十歲。徐惠父親是果州刺史徐孝德,據說,徐惠從小就天資聰穎,剛出生五天就能說話了,四歲時就讀了《論語》和《詩經》,八歲的時候寫了一首小詩《擬小山篇》: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此詩后來被收入《全唐詩》,徐惠的才氣逐漸被世人所驚嘆。
唐太宗是一位愛才的帝王,他聽說徐家竟有如此奇女子,立刻將徐惠召入宮。唐太宗見到徐惠后,竟然發現她的容貌與故去的長孫皇后頗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更加年輕貌美,于是,唐太宗將徐惠封為才人。唐太宗在才學方面有很高造詣,對于女子,他也很注重內涵修養,而徐惠的才氣更合唐太宗的口味。隨著徐惠寵愛的日漸加深,她在宮中的位置也得到了不斷提升,直至晉升為九嬪之次的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在執政方面逐漸好大喜功,不斷地向周邊部族征戰,建造了許多奢華的宮殿,賦役更是不斷加重,一時之間,老百姓是怨聲載道,叫苦連天。貞觀二十二年(648),徐惠妃寫就一篇《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呈送到太宗面前。唐太宗看到后,發現論據充分,自己在執政方面確實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停止了對外征伐的舉動,并對徐惠妃進行了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駕鶴西歸,徐惠妃從此陷入對太宗的思念之中,長期抑郁,身體逐漸虛弱。一年之后,徐惠妃就香消玉殞了,年僅二十四歲。唐高宗李治賜謚為“賢妃”,將徐惠妃葬入昭陵,徐惠妃成為除長孫皇后之外唯一立傳的太宗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