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北京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 張之瀛醫生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年我接觸的一個女性老年患者,老人家到北京來給兒子看孩子,期間發生血壓升高,大約在165/100mmHg左右,到我這里來就診。經過仔細的體格檢查和問診,我首先給老人家做了24小時血壓監測,然后啟動了藥物降壓治療方案,具體藥物使用的是絡活喜和氯沙坦的配伍方案。經過3周左右老人血壓平穩的控制住了,穩定在130/80mmHg左右。后來老人復診時候開玩笑的說,張大夫你的水平不低,但是還得跟我們村的村醫學習一下,人家我們村的村醫一般1天就能把我的血壓降低到110/70mmHg左右。于是我問老人:那樣的話你覺得有不舒服嗎?老人說:就是有時候覺得頭暈。
哈哈,事情到這里各位讀者也可能大概看出這位村醫治療高血壓的問題所在。是的,降壓幅度太大、太快!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一直在追求“凡事要講個度”的的哲學思想,比如說我們常說的適可而止,中庸都是這種哲學思想的體現。其實在高血壓的控制過程中也要追求“度”的控制。不可否認在控制高血壓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是最為重要的我認為有兩個“度”需要特別注意。那么大家可能會說了,張大夫別賣關子了,是哪兩個“度”需要注意???這兩個“度”不是別的,一個是高血壓控制的幅度,一個是高血壓控制的速度。
1、降壓的幅度多少合適(血壓控制的目標值是多少)?
一般人群:<140/90mmHg,最好<130/80mmHg
老年人:<150/90mmHg,最好<140/90mmHg
高領老年:<150/90mmHg
這里著重提出的是對于高齡老年人(≧75歲的老年人)可以考慮適度放寬降壓目標值,沒有必要過度追求理想血壓值,避免重要臟器低灌注的危害。下面圖片是各大指南的推薦目標值
2、降壓的速度如何拿捏?
我個人認為數周將血壓降低到目標值可以接受,最好是在2-4周逐漸降血壓控制平穩。
對于我們基層醫院存在的1-2天就把血壓控制在低水平的現狀還是要加強基層醫生的繼續教育,血壓降低幅度過快、過猛都有可能發生腦梗塞、暈厥等并發癥,反而得不償失。
最后,希望廣大的高血壓患者能夠通過有效的治療方法科學的控制血壓,畢竟健康的身體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