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縣,隸屬于廣東省云浮市,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縣境北鄰高要區、云城區,西靠云安區,西南界陽春市,南連恩平市,東南鄰開平市,東接高明區、鶴山市。
新興縣境,春秋戰國時期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統一嶺南后設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今縣境屬南海郡轄境。秦末漢初,今縣境屬南越國轄地;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后設置郡縣,于今縣境內置臨允縣(治今新興縣城,因縣治臨近允水即今回龍河而得名),此為新興縣置縣之始,直至西晉初。
西晉初,析臨允縣置新寧縣(治今新興縣城);東晉永和七年(351年),于新寧縣置新寧郡,因郡縣同治且郡縣同名,遂改新寧縣為新興縣,新興之名自此始;析臨允縣置單牒縣(治今新興縣東成鎮單牒村),新寧郡轄新興縣、臨允縣、單牒縣。
南朝劉宋時,新興縣改名新城縣,新寧郡徙治南興縣(治今新興縣城東北十里)。南齊時,新寧郡徙治博林縣(今高要區博洞村)。 南梁普通四年(523年),置新州,州治新寧郡,新寧郡徙治新興縣,增置索盧縣(治今新興縣集成鎮夏盧村)。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新寧郡、臨允縣、單牒縣、南興縣等,今縣境內新興、索盧等縣并存,同隸于新州;大業三年(607年),廢新州,撤銷索盧縣并入新興縣(治今新興縣城)。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新州(治今新興縣新城鎮司前村)、索盧縣,析新興縣置永順縣(治今云城區境內)、單牒縣,新興縣改名為新昌縣(治今新興縣新城鎮水東村);天寶元年(742年),新州改為新昌郡,復設新興縣,新昌、單堞2縣廢入新興縣(治今新興縣新城鎮司前村);乾元元年(758年),新昌郡復名為新州,撤銷索盧縣并入新興縣,新州領新興、永順2個縣。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撤銷永順縣并入新興縣,新興縣隸屬于新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新州、春州(今陽春市)合并為新春州,州治新興縣;天禧四年(1020年),新州與春州分設,新州領新興1個縣。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新州改為新州路,領新興縣;至元十九年(1282年),新州路復名新州,轄新興1個縣。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廢新州,新興縣改隸肇慶府,清朝沿襲不變。
建國后,新興縣先后隸屬于西江專員公署、粵中行政區、高要專區、江門專區、肇慶專區、肇慶地區、肇慶市,1994年改隸云浮市至今。
新興縣總面積1523平方公里,下轄12個鎮,2016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492736人、常住總人口45.0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