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古都開封市,可以說是河南省最“衰落”的城市,曾是世界第一,今成四線城市。
一
首先,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描寫開封道:“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乾隆皇帝在游行開封賞菊時也留下了“風葉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幾個世紀以來,無論它被稱為汴梁、東京還是開封,對于開封這片土地、這座城,始終是綿延數百年的繁華之地。早在夏朝時期,帝杼曾在開封一帶建都232年,史稱老丘。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期的鄭莊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修筑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到了西漢初期,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
二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現屬新鄉市封丘縣)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宋定都于開封,歷經9帝168年,是開封歷史上最為輝煌耀眼的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開封,經濟繁榮,富甲天下,人口過百萬,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東京夢華錄》中有“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的表達。
三
開封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除此之外,對于開封這座城市,也是人才輩出之地。早在戰國時期,兵家人物尉繚是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公元前237年,尉繚被秦國任為國尉,成為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臣。東漢時期,蔡邕是陳留郡圉(今河南省開封市圉鎮)人,作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是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將,后人稱他為“蔡中郎”。
四
最后,對于宋朝第一位皇帝趙匡胤,出生于洛陽地區。而對于第二位皇帝趙光義,于939年11月20日生于開封府。明朝時期,著名抗清將領史可法是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今開封祥符區)人。在史可法去世后,清朝于公元1662年重修了開封城池,并將河南省治、開封府治均設置在開封。1954年10月,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開封改為省轄市。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這份榜單里,開封市被定義為四線城市。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