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開中國地圖,發現一個省會城市的地理位置特別尷尬,它位于全省的最西端,夾在兩省之間,從目前發展上看,它的輻射作用對鄰省城市的影響高過對本省城市的影響。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出這個尷尬的省會。
沒錯,就是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市。大家都知道,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它位于江蘇省的最西端,與安徽省的滁州、馬鞍山、宣稱等城市毗鄰。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 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不僅有本省的南京、鎮江、揚州、淮安四座城市,還有安徽省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四個城市。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南京似乎與鄰省更加的親密,南京的輻射作用對鄰省的幾個城市影響更加的大。雖身為省會,但是近年來,省內GDP大市蘇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名聲大增,蓋過了省會南京市。這也使得南京在省內的存在感變得很低。
但另一方面,安徽省臨近南京的幾座城市對南京的依賴非常的大,特別是馬鞍山和滁州,還被稱為“南京后花園”。在南京工作的安徽人也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人稱“南京為安徽省會”。
人們之所以會這么說,可能跟歷史有一定的關系,因為現在的江蘇和安徽兩省,在明清時期本屬同一個省——江南省。江南省在當時包括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后被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首字,稱為安徽省。
如今看來,安徽省和江蘇省的GDP差距還是蠻大的,江蘇省整體發展得很不錯,所轄的13個地級市都是全國百強市,從2016年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江蘇省GDP76086.20億元,人均95259元;而安徽GDP僅24117.9億元,人均僅39092元。
南京夾在這兩省之間,其作用也不容小覷。作為特大城市,南京其實有著自己與生俱來的發展優勢:
首先,南京是六朝古都,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其次,南京地理區位優越,位于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及綜合交通樞紐。
再次,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崇文重教”歷史悠久,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
常住人口827萬的南京市,在2016年正式步入全國GDP萬億俱樂部。南京的發展,帶動了鄰省城市的發展,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省份只是地理上的劃分,要發展還是需要合作共贏,先富帶后富,最后實現共同富裕。
因為近年來的出色發展,南京直轄呼聲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