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戰爭,帶給人類的只有血與淚。而二戰作為一個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世界性戰爭,更是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傷痛與陰影。其中,作為高科技第一次投入使用的美國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的那一投,造成了大量平民和軍人的傷亡。
1994年年底,美國海軍經過浴血奮戰,付出了及其慘重的代價,終于攻陷了塞班島。這次攻陷的勝利使得美軍可以直接從海島基地空襲日本本土,由于美國軍事武器的先進使得日本的大部分城市都處于被炸彈襲擊的危險之中。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的發生似乎都帶著點巧合的意味。1945年由于羅斯福總統的突然去世使得杜魯門臨時宣布就職,并且接觸到了將來扭轉整個戰局的武器——原子彈。
隨著盟軍在硫磺島和沖繩戰役的失利,使得盟軍對日軍又多了幾份防備之心。為了減少盟軍的傷亡,快點結束戰爭,迫使日軍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啟用原子彈。在選擇轟炸地點的時候,美軍針對日本的各個城市都做了細致的研究:將京都,新瀉,廣島,小倉,長崎作為轟炸備選地點。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美機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飛到了廣島。在原子彈爆炸的那一瞬間,那令人炫目的強烈的白色閃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蘑菇云在城市上空緩緩升起,廣島頓時淪為人間煉獄...
原子彈帶給人的傷害無疑是毀滅性的,可更可怕的是日軍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拒絕投降,于是,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課原子彈,當即造成了六萬人死亡,這兩顆原子彈徹底摧毀了日本,使得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兩顆原子彈一方面造成了幾十萬人的傷亡,可在另一方面又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其中的錯與對與,又有誰能說清呢?